我出生在北方农村,生长在充满麦香味的尘土飞扬的环境中。如今在南方一个离市区较远的地方上班,虽然附近有山有水,有庄家,有田野。但毕竟这里不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闲暇之时,童年时代故乡的一幕一幕总会浮现在我的闹好。只因在南方这个地方,永远也找不到故乡那种淡淡的麦香味。
说起麦香味,或许处在充满钢筋混凝土气息的城市中的人们无法理解之一词语的含义,而仅仅只有生活在农村的哪些人们才会深深的体会到麦香味,不仅仅如此,他们更会在夏收之后会体会到热烘烘的麦香。
出生在80后的北方农村孩子,儿时的年代,总会充满着许多乐趣,因为,充满着麦香味的整个农村都是他们儿时的百乐园。
春天到来之时,小伙伴们总会把蚕仔夹在一团棉花里面,然后放在自己贴身的衣兜里,给其一定的温度,让蚕孵化。有时自己贴身的衣服上没有衣兜,未来暖蚕仔,自己则会背着父母,悄悄的为其缝上一个简单的衣兜。等蚕孵化之后,每天缠着大人帮忙摘桑叶来喂蚕,趴在蚕的旁边,看着蚕一天天的长大。等一切植物都变绿的时候,大家会去麦地里面挖野菜,也就是所谓的荠荠菜。而当时,农村人很少能够吃到新鲜的蔬菜,这些从田地挖回来的野菜已经是再好不过的美味佳肴了。而此时,榆树上长满了榆钱,嚼在嘴里有股甜味,缺少零食的年代,这也算的上一种免费的零食吧?小孩子们爬上榆树,将榆钱大把大把的往嘴里塞。话说春雨贵如油,这话一点不假,在北方,一场春雨过后,将会叫醒冬眠的小麦,它们趁着春雨的滋润,借助阳光的温暖,真是有那种“雨后春笋”之气势,一天一个样。更多的时候,杨槐花开放,在槐花为开发之时,大人们会去钩槐花,回家和面粉和在一起蒸槐花饭吃,那时我总不喜欢吃。再后来生活条件好起来了,大人们也很少做槐花饭了。而现在呢,偶然能够吃到槐花饭也感觉非常鲜美。
一到夏天,村子里总会有来人来骑着,车后面带个白色的大木箱的自行车,沿途叫卖:“冰棍、5分钱一个。。。”而那时,我常常会抱着母亲的腿或者拉着母亲的衣服索要冰棍钱。天真的我那时总是想,若有一天我长大了,我买很多冰棍天天吃。农村的孩子,童年时代的玩具少之又少,只要天一下雨,大家准会穿着雨鞋,那时谁要能打一顶小花伞已经是很不错了。雨过之后的乡村,微风一过,总会闻到一股泥土的芬芳。小孩子们总会找块光滑的大石头,在上面玩泥巴。等到回家时,脸上、头发上、身上、到处都会沾上飞溅的泥巴,回家后遭父母的收拾是躲不了的。而桑树的果实——桑桑也是在仲夏成熟,等桑桑变黑的时候,也就是它最好吃的时候,村子里所有桑树则成了小孩攻击的对象。每次去爬树摘桑桑,不是把衣服划烂,就是把连划破,最后吃个嘴边到处是桑桑黑色的汁,有点象黑猫警长的样子。遇到收获麦子的季节,当麦子割完后,下午大家都会去麦田拾麦穗,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偶有微风袭来,空气中夹杂着热烘烘的麦香,既然是麦香,为何又是热烘烘的?只因收获过后的麦田经过火辣辣的太阳为时一天的考晒,而这种热烘烘的麦香或许只有生活在泥土芬芳的乡村孩子才会体会到。那时天总是很蓝,而云总是很白,田野里到处会有成群的麻雀在觅食。若干年后,也就是现在,家乡的天不再象从前那么蓝,云也很少能够看见。因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环境受到了污染,象儿时所看到的成群结对的麻雀早已不知去向。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而我们那时,村子里没有什么果树,唯一能够吸引人的就是田野里那些生长的柿子树了吧,稍微大一点的时候,都会去爬树摘柿子,而每次摘柿子后,回家时两手空空,其实大家都是在享受摘柿子时的那种乐趣。而在北方,秋天不仅仅是收获的季节,而且也是播种的季节。农民开始播放小麦,那时基本都是靠人工来播种小麦。三个大人在前面用绳子拉一个叫做“篓”的工具,一个有经验的人则会按着“篓”,用双手左右摇晃,以便让种子掉进地里。而我那时唯一能够帮大人做的工作就是坐在地头,每每等他们过来时给“篓”里面添加种子,时不时的也会去田地里抓蝗虫。有的农户或许会有玉米地,红苕地。若是在田野里去为家中的牲畜割草,约上几个要好的伙伴,准会在离村子较远的地方,从柿子树上弄来干柴禾,在野外生火,从旁边的玉米地和红苕地偷来玉米棒子和红苕,大家聚在一起烤玉米棒子烧红苕。有时也会摘几个柿子放在火中烧。那些野味总是让大家抢着吃个精光,有时甚至等不到烤熟都已经被大伙消化。而从来不会考虑第二天肚子疼。而此时,北方的树叶都逐渐变黄,秋风一吹,冬天也就很快回来到。
冬天,北方虽然很冷,但是它却是所有小朋友期盼这到来的季节。因为冬天的到来也就预示着过年,而农村的孩子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穿上新衣服,吃到好吃的东西,拿到让人惊喜的压岁钱。打从我记事起到我上小学时,妈妈每年春节都会给我准备上过年的新衣服,那就是警察服。那时男孩子最喜欢的就是警察服,而女孩子最喜欢的也就是穿着红色的衣服,头上再带一朵花了吧?而我的警察衣服上的两个领章,是妈妈从朋友哪里要来的,也是每做一套新的就会从以前的那套上拆下来又缝到新衣服上。穿着别提有多高兴,因为那时只要大人问我长大了要干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説:“我长大了要当警察,抓坏人”。而北方的学又是很美的,冬天大家都穿的象个棉花包子,小孩子们则会在一片空旷的原野去玩雪,打雪仗,更有甚者,会把雪揉成一团,去品尝雪的味道。等回家时,脸蛋和小手被冻的红红的,父母看着既生气又心疼。
现如今,我在南方已经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了,总也改变不了喜欢吃面而讨厌米饭的习惯,或许在从小生活在北方,而北方的麦香味早已深深的植入我的骨子里。也有很长时间没有亲自去感受夏收时那种热烘烘的麦香味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体会到“昨天下了一夜大雪,地上白了,树上白了,房子上也白了。。。”的雪景了。08年春节,我回了一次家。工作在西安的舅舅问我是不是已经习惯了南方干净的空气,而已经受不了家乡尘土飞扬的环境了?我告诉他我仍旧深爱着家乡的尘土飞扬,因为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充满着麦香味的地方。
昨天,犹如一张作废而发黄的船票,虽已不能再次使用,但它记录着美好的回忆。随着年龄的增长,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家乡的麦香味渐渐的变淡,而慢慢的夹杂着充满废气、农药残留、化肥挥发气味的怪味。儿时的蓝天白云也在慢慢的变暗变淡,从而混为一体,让人难以分辨。但是,无论何时何地,我说话中夹杂陕西方言的习惯不会改变,对北方雪的喜欢不会改变,对北方的尘土飞扬不会讨厌。因为,我出生在充满麦香味的地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