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是甘肃省的产棉大县,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西北端,有一块大漠深处的绿洲盆地,它就是宛若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甘肃省金塔县。而今,金塔县是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甘肃省第二产棉大县和甘肃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县。
今年以来,围绕市委提出的建设文化旅游大市的目标,金塔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特色文化大县、建设秀美金塔、打造酒嘉地区“ 金塔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东与高台县毗邻,西与玉门市接壤,南邻酒泉市和嘉峪关市,北靠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处东经98°00′-100°20′,北纬39°47′-40°59′之间,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120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境内以发源于祁连山的北大河和黑河水系,分别是金塔绿洲和鼎新绿洲的重要灌溉水源。全县海拔1120—1300米之间,农业较为发达,是典型的农业县,被誉为是镶嵌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一颗“绿色明珠”。
金塔县共辖10个农业乡镇,123个乡镇村,694个村民小组,2.93万农户,农业人口11.24万,占总人口的81.7%。全县现有耕地40万亩,适宜小麦、玉米、棉花、瓜类、油料、蔬菜、花卉等多种作物生长。 后花园”的举措,全县干部群众积极行动,各项群众性文化活动亮点纷呈。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的“吟咏金塔”和“五个十”活动,吸引了大批县内文艺爱好者和县外知名人士的广泛参与,他们或写诗填词、或吟诗绘画,以不同方式来写金塔、唱金塔、宣传金塔,文艺创作成果丰硕。
金塔凌云 ·青山寺 ·鸳鸯母子湖 ·中心广场2 ·中心广场 ·长 城 风 采 尽显 ·瀚海绿洲
金塔县地处东经90度58分--100度20分,北纬39度47分--49度59分之间,全县总面积1.8829万平方公里。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接;西分别与甘肃嘉峪关、玉门、肃北接壤;南与酒泉及张掖地区高台县为邻。海拔1100--1400半之间,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平均日照总时数为3193.2小时,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53千米/平方厘米.这里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粮丰林茂,素有“塞上明珠”之美称。
金塔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丝绸古道、关隘要塞、长城烽燧、流沙坠简、庙宇墓群等文物景点别具一格,研究价值极高。汉代肩水都尉府所在地--大湾城;汉代肩水候关所在地--地湾城;汉代烽燧关城--肩水金关等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发掘了汉简、印章、古币、陶瓷、铜刀剑等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出土的汉简居全国之冠。古朴典雅的塔院寺,把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浑然融为一体,景象别致,蔚为壮观。
金塔的民间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有社火、旱船、狮子舞、高跷等8个系列近200种表演手法,金塔人民能歌善舞,歌以咏言,舞以尽意,精湛独特的表演令人陶醉,留连忘返。
金塔县具有独特瑰丽的自然风景,优美丰富的旅游景点。以“母子湖”、塔院寺及金塔公园为中心的自然风景、民俗风景游览区;以双古城、大墩门及黑河环流为中心的沙漠景观区;以县城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城)为主线的边塞为中心的主文化研究区等“四大旅游区”与久负盛名的金塔凌云、玉山积雪、古城幻景、高庙清钟、北海晴烟、西城古柳、青山叠嶂、黑水环流等八大景观交相辉映,描绘出一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构勒”的中国画,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锡、铅、煤等三十个多个矿种,储量达20多亿吨。金塔是丝绸古道“河西走廊”上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农业先进县,种植业在农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种植条件极为优越,科技含量较高。盛产的粮食、油料、棉花、豆类、瓜果等5大类90多个品种,产量稳定,品质优良。规模养殖是金塔县的一大优势,全县建有大型养殖场365个,拥有各种养殖大户近4000户。饲养骆驼、牛、马、羊、猪、鸡、兔等30多个畜种。年肉蛋总量500万公斤以上,皮毛等副产品开发潜力较大。本地盛产的克克奇甜瓜,香甜可口,品味极佳。果梨、桃、杏、葡萄甘美可口,其中:早酥梨、李广杏等名优特产驰名中外。金塔县8个品种的脱水蔬菜、6个系列的脱水果蔬脆片,“金雪”牌面粉、“金星”牌胡麻油等产品名优价廉。甘草、红花、锁阳等名贵药材,被国内外市场视为珍品。该县所产的棉花色泽鲜,纤维长,年产量在20万担以上。
美丽的金塔,我们的骄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