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最美生态圈——松山湖

家乡区县: 东莞市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简称松山湖)位于大朗、大岭山、寮步三镇之间,地处东莞市的几何中心,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是一个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区域。2004年,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紧紧围绕“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坚持“一手抓产业,一手建新城”, 积极招商选资,促进产业聚集;落实工作重点,完善配套设施,促进新城建设。

内核式圈层结构:内圈层是生态核心区,中圈层是生活活动区,外圈层是生产活动区。

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推崇匠心于自然,倾情于山水,致力于空间,山、水、园融为一体的城市理念,塑造“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城市形象。

锦绣山河商住区

锦绣山河商住区是松山湖首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它坐落于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的松山湖新城核心地段,东临碧波万倾的松山湖,西依翠绿的生态园林。商住区划设计理念以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条主线展开,充分满足多元生活的需求。

锦绣山河商住区以“生态、环保、文化、科技”为宗旨,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规划,将几百幢湖景别墅和多层山景公寓自然散落在山水与绿野之中,疏朗有致,处处体现人、住宅、自然环境的融合与协调,是一个融山、水、园为一体的低层、低密度的高尚商住区。锦绣山河商住区就象耀眼的明珠镶嵌点缀在美丽的松山湖畔,是追求高品位生活的现代人的理想家园。

光辉历程

2001年大事记

松山湖以科技创新为园区核心功能

一、7月9日,第19次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讨论分析了兴办大型工业园的设想。会议认为要保持东莞的发展势头和竞争力,在莞深高速一带建设规模近100平方公里、一区四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切实可行而且势在必行。会议决定该项工作由张顺光副市长牵头,王检养副秘书长负责具体工作,成立正处级管理委员会并挂高新产业区开发集团公司牌,直属市政府。

二、7月13日,市政府成立了“东莞市工业园区建设筹备领导小组”,进行市级工业园区的选址等筹备工作,由张顺光副市长任小组组长,王检养副秘书长任副组长。

三、7月16日,王检养副秘书长正式开始主持工业园区的筹备工作,包括办公场所的选定、园区选址的调查考察、筹备人员的抽调等。

四、7月24日,第20次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听取了王检养副秘书长关于市级工业园区筹建情况的汇报。会议原则上同意建设筹备领导小组提出的工作方案,并将产业园定名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投资20亿元作为园区开发建设启动资金。会议要求把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吸引力强的现代化科技工业城,发挥其辐射示范作用,推动我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为我市今后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五、8月6日,第22次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决定成立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作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领导机构,佟星书记任组长,黎桂康市长任第一副组长,黄良轩、傅照辉、张顺光、何嘉琪同志任副组长,其他成员由各职能部门和相关镇区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园区开发建设的具体工作,由王检养副秘书长任办公室主任,吴志刚、黄沛林同志任副主任。

六、8月8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科技大厦7、8楼正式办公,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进入实质性筹备阶段。

七、8月15日,经市政府同意,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领取了营业执照,为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金20亿元人民币,负责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开发建设,王检养副秘书长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志刚、黄沛林同志任副总经理。

八、8月20日,第24次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确立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建设是带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一个龙头,同时也是我市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九、8月20日,第24次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通过了《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征地拆迁暂行规定》,规定依法对产业园征地红线范围内集体土地实行征用、国有土地实行收回。

十、9月9日,市政府正式颁发《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征地拆迁暂行规定》。这项规定的出台,规范了征地拆迁工作,为松山湖征地拆迁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保证。

十一、9月9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主办,市摄影协会、电视台等单位协办举行松山湖自然风光摄影大赛,王检养副秘书长在开镜仪式上致辞,我市各镇和香港的近三百名摄影爱好者参加此次活动。参加此次摄影大赛的作品共有2300多幅,打破了东莞历届摄影比赛的纪录。

十二、9月12日,佟星书记主持召开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正副组长会议,充分肯定松山湖近期工作情况,一是搭起了工作框架;二是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做了一些理论准备;三是组织了土地测量及详查;四是抓好规划,抓紧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

十三、9月12日,佟星书记主持召开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正副组长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决定组织市征地拆迁工作队负责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征地拆迁工作;要求工商、国税、地税、财政、广电、市政、海关、供电、电信、公安、各银行等单位成立松山湖分局(关、行)筹备组。

十四、9月24日,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通过成立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三个副处级单位,七个科级单位),会议还讨论通过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若干规定》,明确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实行“松山湖的事松山湖办”。

十五、9月25日,东莞市人民政府颁发《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若干规定》,对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管理机构、投资及政策优惠、财政及收费作详细规定。此项规定的发布为松山湖开发的规范化、法制化提供了政策依据,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十六、9月30日,市政府与大朗、大岭山、寮步三镇签订征地包干协议。

十七、9月30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主办,东莞市文联协办,在松山湖畔举行中秋诗友会,文人应时应景,即兴以诗歌等作品赞颂松山湖。

十八、10月9日,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负责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行政管理事务,张顺光副市长兼任管委会主任,王检养副秘书长任常务副主任,负责管委会的具体工作,吴志刚、黄沛林任副主任。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十九、10月13日,第四届东莞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开幕,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向社会各界、国内外客商大力宣传松山湖。

二十、10月23日,佟星书记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围绕松山湖的建设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强调建设松山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松山湖发展的目标和定位,并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将全力以赴把松山湖开发建设好的决心。

二十一、10月24日,佟星书记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关于建设松山湖的几个问题》在东莞日报全文登载,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

二十二、10月29日,市委书记、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佟星同志在迎宾厅主持召开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同意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的贷款规模为40亿元;会议原则上确定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并要求进一步的修改和深化设计。

二十三、11月7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在我市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在我市选举产生的省人大代表视察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规划和开发建设工作。人大代表视察团在东莞宾馆听取了张顺光副市长关于松山湖的开发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前往松山湖进行实地视察,随后在寮步镇政府围绕“如何搞好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的议题召开座谈会,充分肯定了管委会开发建设松山湖的前期工作,并提出一些建议与要求。

二十四、11月9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被纳入东莞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范围,扩大范围后的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原东莞篁村科技产业园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并更名为“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省有关部门正协助我市向国家申报,争取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纳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十五、11月28日,“我是东莞的未来”松山湖杯电视形象大赛决赛在东莞电视台演播厅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良轩以及各有关单位领导观看了比赛,并为获奖者颁奖。这次活动是推动我市“三业”教育活动和推介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美好形象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二十六、12月9日,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通过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城市中心区的设计方案、西区产业园城市设计方案、松山湖大道及进园大道的设计方案,以及因应西区产业园城市设计和中心区城市设计而作出深化调整的园区的总体规划方案。

二十七、12月24日,东莞市人民政府颁发了《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政府审批事项补充规定》及《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征地拆迁补充规定》,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的法律依据。

二十八、12月26日,中国农业银行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关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杨明生,农行广东省分行行长李楚章,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黎桂康分别代表签字双方在签字仪式上致辞。中国农业银行机构业务部总经理陈捷与东莞市副市长张顺光签署了银政合作协议;农行东莞市分行行长黄浩波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检养签署了银企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中国农业银行向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提供25亿元用信额度意向,为开发建设松山湖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获得荣誉

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4年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授予“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称号, 2007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部省市共建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试点计划”,2007被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开发区”。 松山湖创业园2005年被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留学人员创业基地”称号,2007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瞳梦(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