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介绍

家乡区县: 陕西省淳化县

人口

淳化县境域已有六千多年的人类生息史。

晋代始有人口记载。晋太康元年(280)有700户,0.348万人。

隋大业五年(609)有2.58万人。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为3.86万人。道光三年(1823),增至5.597万人。民国24年(1935)有5.27万人,26年(1937),为6.06万人。[15]

1949年建国时,全县总人口为5.82万。

建国后,1982年,全县总人口14.85万人,比建国初增长1.55倍。至1996年,全县总入口17.94万,比1949年净增12.12万人,增加2.08倍,年均增加2578.7人。[16]

淳化县辖5镇10乡204个行政村,总人口20.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53万人。[17]

民族

淳化县历史上曾为多民族聚居区。夏、商、周时,汉族即与戎狄杂居。汉武帝时,北方匈奴屡屡南侵,骚扰不止。汉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入击匈奴。是年,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后率众归汉,留居淳化县者众。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相继南下,匈奴、鲜卑皆有入居淳化境者。今安子哇、卜家、铁王、秦河等地为汉胡杂居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鲜卑人又大量迁徙而至。鲜卑族王朝建都长安时,淳化县属西魏(535~557)和北周(577~581),甘泉亦为郊祀和避暑圣地。南宋时,淳化县地属金,不少金人来此执政。元灭金后,淳化县又为汉、蒙、回、金、鲜卑等民族杂居区。至朱元璋灭元,少数民族尽皆北迁,淳化县地为汉族聚居区。[18]

唐贞元四年(788),回族分三次西迁。清时,淳化县胡家庙乡的那家、拜家等即是回族村落。同治五年(1866),回民起义失败后,那家、拜家回民随军流离,举族远徙。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又有回民流落淳化县定居。建国后,1964年,全县回、满、蒙古族27人,其中回族18人,满族8人,蒙古族1人。1982年,全县回、满族35人,其中回族31人,满族4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淳化县有汉、回、满、壮4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170864人,占99.98%;少数民族35人,占0.02%。少数民族中,回族21人,壮族12人,满族2人,均系建国后因工作调动、婚姻关系迁移而来,分布在城关、石桥、官庄、黄甫等乡镇。[19]

牛人ING(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