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纪行——乘公交的尴尬

家乡区县: 茂名市电白区

到了台湾,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不会乘公交车了。我乘过几次公交车,到现在也没搞清台湾的公交车究竟该怎么乘。 就拿最近的一次来说吧。11月9日上午,我从台南市永康区的大桥车站乘台铁区间车到嘉义火车站。在后站的公交车站,我想搭乘1路公交车去嘉义公园。等了大约20分钟,有一辆大巴来了,停在了标有1的牌子跟前。上车前,我特意看了一眼,应该没错,门上写着“火车站——嘉义公园”,刷了一下卡,我上车了。第一站:自由有爱。第二站:世贤八德。第三站:世贤北港站……过了第三站,我开始焦急了,因为车显然开出了市区,向着一望无际的原野飞驰,前面的路看不到边。根据常识,公园一般都在市区内,怎么可能跑到遥远的郊区去呢?

此刻,我只能安之若素,因为如果下车,在烈日炎炎下等待返回的公交车,将是一件更为难受的事,至少寂寞无聊地等待20分钟。索性就到终点去吧。司机头顶上白底黑字的标语更是令我一头雾水:“乘客呐喊 司机下车”,这四个词组是竖着以两字为单位排列的,没有标点。我边看边想它的含义可能有两种可能,其一,乘客呐喊“司机,下车”;其二,乘客呐喊,司机下车。根据在台湾的乘车经验,只有第一种可能。

第六站是终点。下车后,我发现这里是嘉义高铁车站。这时,有几位从高铁车站出来的旅客走上前来询问司机:“去嘉义公园吗?”是呀,这也是我想知道的。司机说:“到前面一站等下一辆车。”我怎么也弄不懂,这辆车车门上明明标着去嘉义公园的,为什么开到了这么远的高铁车站呢?看了一眼手表,这趟车单程耗时40多分钟。

等待,等待,再等待,心儿已憔悴。盼望着,盼望着,公交车终于来了。这次不敢造次了,我左脚踏上公交车时就问:“去嘉义公园吗?”司机肯定答复,我才把右脚提了上去。这辆车门上的标识和上一辆车是一样的。既然都是1路车,起点和终点的标识一样,为什么它去嘉义公园,前一辆就不去呢?我疑惑不解。再次奔驰40多分钟后,这辆公交开进了嘉义火车站的停车场,然后再上路,经过了新光三越-远东、文化路口、民族停车场,好容易到达了我想去的地方——嘉义公园。如果乘车线路正确,我只需四站路就达到目的地了,而这次我足足乘车10站路。我到达嘉义火车站是上午10点,折腾了这么一下,我到嘉义公园时已经12点多了。多跑了多少冤枉路!

类似的经历我在台南市也经历过。从台南市火车站乘公交去文化中心,晚上返回火车站我想到下车的对面乘车应该不会错,结果几站路之后司机告诉我:“到终点站了。”我一看,这不是火车站。司机说我坐反了,下车原地等下一辆车。等了差不多30分钟,总算等来了一辆公交。在大陆乘公交的经验是,既然乘车线路反了,就不能够在下车的原地等待,但在台湾不是这样,我始终弄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还有,在台北和台南、嘉义、高雄乘公交买票的规矩也不一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乘公交返回市内,我按照在大陆的习惯,一上车就投币,看着硬币叮当作响掉进不锈钢的钱柜里,司机急得连忙摆手,我是一头雾水,难道上车不买票?同行的台湾人老马解释:台北的规则是下车投币。但这个规则到了嘉义、台南、高雄就行不通了,这些地方和大陆一样,是上车交钱。

另外,台湾的公交车上下车都是走前门,后门一般是关闭的。这也是和大陆推行的“前门上,后门下”的规则不一样的地方。顺便说一句,在台湾,不少乘客下车时都会对司机说一声:“谢谢!”在大陆可没有这个礼貌。还有想提醒的就是,在台湾南部,当地人出行喜欢骑机车(摩托车),乘公交的人少,公交班次间隔时间一般长达20分钟,所以,乘公交得需要耐心。当一辆又一辆的摩托车轰鸣着呼啸而过,在路边等车的你被尾气熏得头晕时,公交迟迟不来,令人焦虑难耐。

说来说去,只有一个秘诀可以避免上述搭错车的尴尬:上车前一定要问一下司机,确认公交的目的地是你想去的地方。

阿仔奇(2014-11-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