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
钟馗,姓钟名馗字正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唐-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终南山户县阿姑泉人,(据古籍记载及专家学者考证,钟馗为今陕西省西安秦岭中段终南山下户县石井镇阿姑泉钟馗故里国家级AAA景区)。
《唐·钟馗传略》云:
夫钟馗者,姓钟名馗,古有扈氏国终南山阿姑泉人也,生于甘(户县甘河镇)而居于泉(户县阿姑泉),文武全修,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经纶满腹,刚直不阿,不惧邪祟,待人正直、肝胆相照、获贡士首状元不及,抗辩无果,报国无门,舍生取义,怒撞殿柱亡,皇以状元职葬之,托梦驱鬼愈唐明皇之疾,封“赐福镇宅圣君”,诏告天下,遍悬《钟馗赐福镇宅图》护福祛邪魅以佑平安。
故名噪天下也!
春节时钟馗是门神(道教中最出名的几个神仙之一),端午时钟馗是斩五毒的天师,钟馗是中国传统道教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
钟馗捉鬼的故事,脍炙人口。宋朝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补笔谈》里这样说:
唐明皇李隆基在开元某年除夕前,去骊山阅兵以后,身患疟疾,身心都不舒适,虽经医生多方诊治,一个多月了也不见好。一天夜里梦见大小两鬼,小鬼身穿红衣,一脚穿鞋,一脚光着,身上插着大竹皮纸扇,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皇帝的玉笛,绕殿奔跑。大鬼头戴皂帽,身穿蓝袍,一臂袒,赤双足,捉住小鬼,用手挖出小鬼眼睛就吃,然后又用手擘开小鬼四肢、身体吃掉了。唐明皇吃惊地问大鬼:“你是什么人?”大鬼回答说:“臣名钟馗,考武举落第,发誓要为陛下除去天下妖孽。”唐明皇醒后,病体痊愈,不久恢复了健康,身体更加强壮,乃召画工吴道子,把梦境告诉了他。吴道子就按皇帝所诉,画了一幅钟馗像。唐明皇一看特别惊讶,对吴道子说:“你和我同梦?为什么你画的和我梦见的一摸一样?”唐明皇非常高兴,除奖给吴道子百金外,并将吴道子所画的像,让画工们摹画若干幅,颁发给有关部门,让大家岁末以钟馗图驱妖孽、辟邪魔。
北宋熙宁五年,神宗赵顼曾让画工摹拓吴道子画迹雕板付印,赐给中书省枢密院的大臣们各一幅。又在除夕派画家梁楷画钟馗像,送给东西府丞相、中书、枢密使住的地方悬挂,以辟鬼魅。
从此,画钟馗像在岁末悬挂的风俗流传到民间。尽管把钟馗的模样画得狰狞丑陋,人们却喜欢他。悬挂钟馗像不仅可以消除病魔,就是魑魅魍魉也不敢来了。后来有的画工又有新创造,说五月是恶月,端午节更是无毒汇集的时候。据《吴友如画宝》里说,钟馗是五月的花神,五月开石榴花,在挂钟馗像的同时,鬓边插石榴花以辟邪。
挂钟馗像以辟邪之风不仅中国有,日本人也很迷信钟馗 ,除了画钟馗像之外,
有人还别出心裁,制作出类似银元大小的金属像章。像章的正面是钟馗像,怒发冲冠,二目圆瞪。相貌虽是狰狞可怕,但看到他右手掐着鬼脖子,左手 持宝剑斩鬼的姿态时,就给人一种“安全感”。像章的背面还刻有篆字偈语,意思是“钟馗为我保驾,一起妖魔远离我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