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开始发现的井陉窑,经 1993 、1998 、1999 、2000 年几次抢救发掘,渐渐露出了它的神秘面容。大家知道,白瓷的产生是世界制瓷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创举。距今一千四百年前的隋代,井陉窑烧造出了白瓷,显示它同河北的邢窑、河南的巩县窑一并成为迄今所知中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烧制白瓷窑口的三鼎足之一。唐代,发掘所获证实井陉窑生产各种极其精美白瓷制品的同时,还烧造出了有别于陕西、河南及同省的邢、定两窑而独具特色的唐三彩。井陉窑出现了第一个盛烧期。“官”字款器在窑址中的发现直接说明类银类雪的唐白瓷中应有不少井陉窑的产品。其妆饰手法多样,珍瓷琳琅。北陉窑址区晚唐墓精细白瓷塔式罐,三彩塔式罐;冯家沟窑址区唐墓所出瓷塑鞍马散乐吹奏俑等,即其时的代表之作。宋代,继在天长古城所在地烧制出大量的属于此窑独造的刻款“天威军官瓶”。金代井陉窑发展到鼎盛期。其精品不仅十分难能地在胎质釉色上保持了唐宋的高超水平,器形品类,尤其妆饰花色,烧造技艺都有重要的创新。论印花,以河东窑址一次性出土十二件完整的印花模子为证,业已超越了定窑。论发明,那小小戳模的出土,使得文献失载,而南北各窑口历年发掘所不见,陶瓷考古界所未知,制瓷工艺中已失传的一种技法——戳印点彩得以重新面世 。庞大的的信息提供给文物部门,并将自己收集到的其中四件主动上交,分文不取,事迹十分感人。又如城关退休老教师杜慎庭,自发成立义务古城文物保护所,拿起法律的武器对破坏井陉窑,破坏古城文物的行为直面抗争。他们是井陉的优秀分子,井陉人民的真正代表。
天公赋于这片土地以奇山胜水,先民即凭借这得天独厚的物质资源创造和传留了这一方名地的特色历史文化,永久地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发挥着无尽的社会功效。
2010年,河北省井陉县南障城镇大梁江村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