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水荷香,万世流芳”。2500年的历史形成了胜芳独具特色的古镇文化。在胜芳的文化特质中,既有江南“水”文化的轻灵,也有开放前瞻的商业文化,更有移民文化的包容。这种特异的历史文化传承,与自然资源相叠加,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持续、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奠定了胜芳的历史地位。
辽阔水面碧波粼粼。天鹅、野鸭等水禽各据一方,破浪泅渡,鹭鸶伫立浅滩,水中鱼儿嬉逐,蛙鳖竞游,青虾舞夹,紫蟹夹苇荡秋千;红莲白莲百里飘香,丛生芦苇云烟缭绕。
这种水乡风光陶冶了胜芳人的情操,为其血脉中注入了柔婉聪慧的因子。旖旎的水乡风景,也吸引了众多知名的学者。明代礼部尚书杨翥赋诗赞美胜芳:“晴波遥映碧空平,夹岸芦林鸟乱鸣。风景有时侵思客,征徭无计慰舆情。渔家习以舟为屋,村舍环将水作城。何日渊回歌乐土,汀湄依旧藕花生”,对胜芳古镇的热爱流连之情溢于言表。
大文豪苏洵在“教民礼教,劝课农桑”的同时,首次将南方的栽稻、种藕及捕鱼技术传入胜芳,使当地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也为丰富和发展地方饮食文化做出了特殊贡献。这些文人墨客的出入,特别是他们“劝人伦,成教化”的善举,对胜芳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造就了他们爱家不恋家、只身走天涯的江南人性格。
“去年市里投资近亿元完成中亭河治理改造工程,污水变清水,鱼虾也有了家,多年不见的放鸭子的又回来了,这和我小时候有点相似了”。站在中亭河边,望着河水,68岁的李老汉眼里又有了过去的胜芳,北方的江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