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腔

家乡区县: 西安新城区

秦腔:出轨入轨,挣扎之间

2003年12月5日,西安举办了一场大型秦腔交响音乐会——《黄河秦声》。演出剧目以秦腔名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楼台会》、《血泪仇》、《洪湖赤卫队》、《祝福》六本戏中的十余个唱段为主,在剧目上既已出轨:秦腔传统演出剧目约三千个,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在表现形式上,这种展现着八百里秦川英雄气概的艺术也来了一次“出轨”,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却得了相当的人气,几把传统的板胡、扬琴之外,整个交响乐团都被搬上了舞台,让秦腔天生的土气荡然无存,西安人倒也坦然接受。

一个陪母亲过来的孝顺儿子这样说道:作为年轻人,我还是喜欢音乐多一些,但是我今天听完以后给我感觉就是开心,挺好的。还有位观众这样说:这么多名段,这么多名人,加上把这交响也用到秦腔里头,在我好像还是第一次听到,非常过瘾。

其实秦腔本身就相当优美,如陈忠实所说,很多曲子,不要演唱,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乐曲,演奏就可以欣赏的,现在配上西洋乐器,以交响的形式,尤其在柔软、细腻这一部分上,就更显悠长了。

名角马友仙在这场秦腔音乐会上也摆开架势扯起嗓子来了一段。说起秦腔,陕西人常常用“吼”来形容,让秦人之声吼劈了嗓子,嘴角流血的感觉是它的灵魂,如泣如诉撕心扯肺像杯烈酒,是秦人的精神呐喊。畅广元说他过去在农村的时候,听到农民对秦腔的评价是,走到二十里还能听见他的唱音,那就是最好的。豪放的感觉,高昂的感觉。人的性格是那样的,他的戏曲也是那样的,非常自然。

古秦人与其所存在之黄天厚土实是水乳交融。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徐院长所说:秦腔的艺术,要说它的特点就像黄河的个性一样,奔腾咆哮,一泻千里,它最能抒发关中汉子,西北人那中豪放、粗犷的个性。而陈忠实则说:这种艺术形式,秦腔这种形式,它可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形式所确定的,陕西人这种,尤其是关中人这种口语,他很可能就选择秦腔这种音乐形式来表述是最恰当的,你让上海那种,南方那个软语,你用秦腔这种音乐是无法表述的,旋律的形成可能与这个地域有很大的关系。

大概古秦人在这片黄土地上生活了多久,秦腔就悠曳了多久,《诗经》里那位老人所击的筑,就是最早的秦声了吧。位於闹市中心的易俗社是被公认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之一,1912年创办,90多年来这里培养了众多秦腔名角,许多传统经典剧目就诞生在这里,但是近年来对於西北以外的人而言,秦腔已经接近於一个难以普及和理解的古董了。就像徐院长说的:秦腔和其他剧种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摆在我们面前,好像是越来越滑坡,越来越萧条,现在这个年轻人,好多就是不愿意走进剧场看这个戏曲,没有这个固定的观众,没有得到年轻人的喜爱、认可。那我觉得这个剧种存在的必要也没有了,也可能就人说可能这个秦腔有灭亡的危险。

对秦腔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年,但是似乎并不能挽回它的衰落,它产生的土壤已经被城市化逐步占领,想一想在林立的大厦间吼一声秦腔,似乎不伦不类。改革的最终,是不是只有和现代融合?而这种出轨,是不是也担了失去自我的风险?

徐院长坦言几年前他们就排过一个,但过后一些戏迷认为没有改好,认为改的路子过大,改革的步子有点过大,改得好象不象秦腔了,所以他们现在在走的路子就是觉得秦腔又要往前走,但确实步子不能迈得过大,不能离开秦腔母体,也就是本体的特色。

这场秦腔会,据说随后就成了西安的月度谈资,淹没在唾沫星子里。有人说秦腔的本色,是它的直白高腔,那和着黄土高原的风沙声,搬进殿堂,配上管弦乐,还能是秦腔吗?要知道西安这座城市,正因为它的独特底蕴,制造了其他城市所不能的文化风暴,成为这片土地的灵魂所在。正如日本的能剧也是日本古文化的精髓一样,如果以当今电视快餐的好看眼光来看,能剧无比难看,光秃秃的舞台,拘谨的动作。但今天,日本仍然有人数不多但是非常热忱的观众继续支持能乐。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北野武,这些鼎鼎大名的日本导演,皆深受能剧之精魂滋养。黑泽明的《七武士》干脆就是改编自古能剧剧目。中国自己的导演亦受秦腔恩泽多多,张艺谋就是其中之代表。他早期作品中生命力的张扬,高昂、苍阔、充满激情。《红高粱》中赵季平作曲的"颠轿"、"高粱曲"谱出的激然血性,《秋菊打官司》中带有地方风俗的秦腔的采用,乃至遭批不少的《英雄》里秦兵高呼的“风,风,大风!”如果没有秦腔,老谋子会失色不少,这毫无疑问。

还得提及秦腔对当代中国音乐的影响。据说想当一个好的秦腔演员不容易,非得对世道人心、命运悲欢有深入骨髓发自灵魂的心领神会不可,即“懂江湖言”。老艺人郝炳黎说:“能懂江湖言,必是穷命人”。也许正是对生命有了如此透彻的领会,西安才会走出那么多优秀的歌者:张楚、郑钧、许巍、九天乐队,西安本地的乐队也做得非常出色。秦人的精气神,秦人的声音。

所以,秦腔至今还在轨道的出与入之间挣扎。固于传统轨道不行,有失去市场之危险。出轨亦不行,它是负载秦人千年精神的心灵声音,稍不留神,肤浅化、媚俗化即在眼前,谁敢轻易冒此之险?其实,秦腔早已渗入了秦人的血脉,就像秦的歌者的摇滚,激烈乐符里浸藏的,还是秦腔在发声。

Virl(2014-11-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