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又由来的典故: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它的种子和叶可入药,性平、味苦涩,有小毒。关于银杏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凄美的传说。
相传在四百多年前,八角村的村西头住着一对美丽善良的姐妹,姐姐叫金杏,妹妹叫银杏。金杏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四里八乡的人都来提亲,有穷家弟子,也有阔家少爷。金杏对一个书生特别中意,但她没有答应。妹妹问姐姐为什么要错过好的姻缘,姐姐说:“还是再过些日子吧,我要是出嫁了,重病在床的娘只靠你一个人照顾,我怕你养不了娘的。”就这样,金杏错过了许多次好机会。 一晃三年过去了,妹妹银杏18岁,也到了出嫁的年龄,银杏说:“姐姐为了娘耽误了出嫁的好时机,现在我怎么能一个人去过好日子呢?”
日复一日,姐妹俩细心地照顾老母亲,半年以后,因为没有钱买药,娘不幸地走了。在村里人的帮助下,她们简单的埋葬了娘,姐妹俩特别伤心,担心母亲寂寞,天天守侯在母亲的墓前。她们饭不吃,水不饮,消瘦的不成样子,过路人见了都很惋惜,很多人劝说也不起作用。
一天观世音菩萨云游,问趴在地上哭泣的姐妹,金杏悲伤地说:“菩萨佛力无边,求求您圆我们孝母之心,把我们化做娘墓旁的两棵银杏树吧,我们可以天天在此和娘说话。”观世音菩萨问:“为什么要变成银杏树呢?”银杏回答:“我们姐妹都是在银杏树下出生,小时侯得病是吃银杏果治好的,我们如果变成银杏,根扎在娘的墓旁可以贴近娘,树的枝叶可以为娘遮风挡雨,我们一家人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观世音菩萨满足了姐妹俩的心愿,把手中的浮尘轻轻一挥,姐妹俩一左一右在墓旁变成了两棵银杏树,人们说这是两个神女变成的神树。食用银杏果,儿童一般连吃20颗左右,成人连吃50颗左右就会有中毒的危险。预防白果中毒的方法是将其煮熟后再食用,不过煮过的白果毒素仍未完全受到破坏,所以不宜吃得太多。另外用银杏叶片泡水喝,也是有一定危险的。
银杏产品的特性:银杏具有观赏性,食用性。
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从银杏叶萃取精华分析其成分,发现银杏叶中的黄酮体、双黄酮体、银杏
据悉,郯城县银杏种植面积目前已扩大到30万亩、杞柳10万亩,形成了沿沂河银杏带和郯北杞柳片区的特色林业发展优势。在银杏产业发展上,该县通过财政专项资金、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扶持建设了良种化银杏、GAP银杏叶、优质银杏大苗、银杏盆景四大基地,以沿沂河的6个乡镇、192个村为主,集中连片发展了近200平方公里的银杏集中栽植带,建立优质银杏果生产基地7.7万亩,年产银杏果280万公斤;建成GAP银杏采叶园1.8万亩,年产优质干叶800万公斤。银杏果和银杏叶的产量分别占全县的90%和80%。迄今为止,全县银杏片林面积发展到了18万亩,定植银杏总株数1400万株,银杏果、叶的产量在全国同级县市中稳居第一,银杏果叶苗及系列加工产品综合产值10亿多元。郯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银杏文化产业的开发,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重点突破、市场运作”原则,县乡财政安排专项扶持资金,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做好银杏系列产品的开发与创新,突出抓好银杏生态游、农家游、休闲游,依托3000年“老神树”品牌,在新村乡万亩银杏林里建起“银杏人家”等综合文化、娱乐设施,喝银杏茶、吃银杏饭、游银杏林,银杏树给郯城农民带来了金饭碗。
郯城县杞柳栽培和加工历史悠久,早在300多年前,沙墩的华卜、株柏等沿沂河村就开始在河滩地栽植杞柳,目前形成了沂河、沭河、武河两岸的沙墩、黄山、高峰头、庙山、李庄、胜利、褚墩等7个杞柳种植重点乡镇。近年来,该县立足资源优势和传统加工工艺,一改过去一家一户的家庭分散式编织为集约化加工。在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成立了县文化推广服务中心,注册了“古郯文化”商标,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工艺品展览中心。目前,全县民间工艺品已形成100余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依托10万亩杞柳种植,财政局、信用社等整合资金资源重点扶持庙山万全工艺、沙墩顺发、新世纪等龙头企业,积极搞好杞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形成果品篮、花篮、家居装饰、洗衣篓、宠物篮、旅游休闲、工业包装七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采取了“公司 基地 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订单加工、来样加工,全县柳编经营企业100多家,有自营出口权的就有86家,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郯城银杏之乡,我首先感到自豪,对于故乡银杏我推荐的理由是因为银杏是具有观赏性价值极高的程度,食用性对于大人和小孩都有一定的好处。可以当作有人之间的赠送。
银杏的由来借鉴与百度http://zy.china.com.cn/anhui/a/zywh/yydg/10790.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