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市民纷纷采取各种消暑方式来应对高温。而绿豆作为消暑降火佳品,成为不少市民的最佳选择。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近期绿豆价格随着需求量上升而有所上涨。
在榕城区新河市场一家干果店,一位市民正在购买绿豆,“买多点回家,早上煮粥抓几把放进去,孙子喜欢吃,又解暑,下午煮绿豆甜汤当点心。”当记者询问绿豆近几个月的价格走势时,该干果店的店主告诉记者,这两个月来绿豆需求量增多,价格也随着增长,4、5月份的绿豆价格约为5元/斤,现在则涨到6~6.5元/斤。“当然市面上也有价格相对便宜的,但我们都是从东北进的货,豆质好,所以也比较贵。”该店主如是说。
据业内人士分析,绿豆短期内价格上涨,主要是受需求的影响。此外,我市市场上的绿豆多来自东北、广西等地,本地产的绿豆几乎没有。其中,东北绿豆产区去年受天气因素的影响,产量明显下降,这也是影响今年绿豆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该市场另一家干果店的老板许先生告诉记者,总体上说,今年的绿豆价格涨幅并不大,相比于鸡蛋、生姜的价格变化幅度,还是比较小的。那么绿豆价格目前是否还会上涨?许先生说:“这个说不定,但就目前情况来讲,绿豆的价格比较稳定,应该不会大幅度上涨。”(记者 何小妍 实习生 谢雅洁 黄紫冰)
相关链接:
绿豆虽好,不可多吃
“早上喝了点绿豆汤,中午就拉肚子了。”市民黄女士反映,由于近日频繁喝绿豆汤解暑,肠胃“受不了”。医生提醒说,时下喝绿豆汤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合喝,特别是空腹及服药期间不能食用。
“绿豆有解毒作用,如果服用的药物中含有有机磷、钙、钾等成分,绿豆会与这些成分结合成沉淀物,从而分解药效,影响治疗。”市区一医院何医生告诉记者,服用中药时能否喝绿豆汤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及所服中药性味而定。在服用人参、黄芪、肉桂、附子、丁香、高良姜等温补类药物及桂枝、干姜、细辛等温经散寒类中药时,未经医师许可,不可擅自服用绿豆,以免降低药效,影响治疗效果。而在服用黄芩、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石膏等清热类中药时,可与绿豆同服,有助疗效。
何医生提醒,市民在吃绿豆时,除了吃某些药品有忌讳,部分人群也不适合吃绿豆。如寒凉体质的人,如四肢冰凉乏力、腰腿冷痛、腹泻便稀等人吃了绿豆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诸如腹泻(严重的话引起脱水),气血停滞引起关节肌肉酸痛,胃寒及脾胃虚弱引起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而老、幼及体质虚弱的人,肠胃消化功能较差,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掉绿豆蛋白,容易因消化不良导致腹泻;喝冰冻绿豆汤,还容易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