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罗伯·史密斯说:“在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最值得赞赏的当推客家妇女了。”学者尔在他所著的《客家人种志略》称:“客家妇女是最优美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客家妇女集中体现了刻苦耐劳、勤俭朴实、坚毅顽强、自力自强、聪明进取等优秀品质与精神,更完整充分典型地塑造出客家人的形象和。(摘自百度百科)
客家妇女心灵手巧,会织布、织毛衣、种田、养家禽、会唱山歌,最厉害的还是会做各种菜肴和小吃,以下的许多小吃都是我妈会做的,也做给家人吃过的:
“油角、散条、煎堆、甜粄”等,都是我们过年时用来招待客人、拜年送礼、回礼的应节食品。
三、艾粄、药粄、山芋粄、蕃薯粄、南瓜粄、粟粄、红粄:糯米粉为主,粘米粉适量,加入捣烂成糊状的艾草、加糖、加水揉搓成米团,将糯米粉团揉圆,压平,用模具印花,放于大铁锅中铺上芭蕉叶,蒸熟。药粄的做法与艾粄相同,加入七种草药,如鸡屎藤、苎叶、山苍树叶、白头翁、苍耳草,茅根等,有消食健胃,去暑除湿的作用。在糯米中加入蒸熟的蕃薯或山芋等可做成各类甜饼,加入粟粉可做成粟粄。客家人遇办喜事大都会打红粄,用来祭拜、回礼,红粄一般是用紅麴染色,有粉红和深红两种颜色,它存在于我儿时的记忆中,好看多过好吃,长大了就只看不吃了,总觉得它是用来看的,远不及药粄、蕃薯粄、粟粄好吃。
四、萝卜粄、葱油饼:糯米粉为主,粘米粉适量,把萝卜刨成丝,加入猪肉丁、葱,放少许盐,装入浅底盘子中蒸熟,或调成米糊状油煎均可。发酵面粉或糯米粉调成米糊状加入香葱、盐,便可做成香葱薄饼。我有一个女同学是做葱油饼的高手,她是用擀面杖将面皮擀得薄如纸,锅内放一点点油烙至两面金黄,烙出来的葱油饼不油不腻,又香又脆。
今天早上赖床上看书,十点多才起床,老妈子煎了糯米香葱薄饼,糯米中加了点粳米,香脆可口、既有糯米的软,又有饼干的酥,浓浓的香葱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