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中学即广东省东莞中学。
广东省东莞中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传承与创新,东莞中学已经成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百年老校。112年来,东莞中学为国家为社会造就了大批优秀之才,爱国将领蒋光鼐、学者容庚、工程院院士毛炳权和何镜堂、新浪网首任总裁王志东等均曾在莞中就读。东莞中学1992年被编入由国家教委编辑的《中国名校—中学卷》,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自明代以降,东莞教育就比较发达,至清末,东莞官办学校有三所:儒学(即学官,1951年拆除,今南方饮料厂所在地为其故址),学生免费入学,还供给伙食(叫廪生)。
宝安书院(1926年并入东莞中学,故址在今东莞中学传达室右侧)。龙溪书院(在石龙)。
集体办书院三十九间、社学二十三间,义学(免学费)三间。私塾(包括家塾、蒙馆),乡乡皆有,难以统计。有 这么多的学校,还要办东莞中学堂,假如对新型学校作育人才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是不会有这样坚决的行动的 。
东莞中学堂最初为民办。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徐夔飏作《东莞中学校创办缘起》,把东莞中学堂创立的经过说 得很具体: 光绪二十八年(1902)办东莞中学堂时,毫无"的款"(明确的款项),东莞知县刘德恒捐养廉银一千两,徐夔飏四 出募捐,得四千馀两,为开办费。并由县指定屠税、庙宇、鲜鱼税及东莞明伦堂每年拨银三百两为经常费。嗣因奉命改 为东莞初级师范中学堂,颁发章程,各科教员,均当延聘,而学款短绌,几不能支。适科学既废,书院停开,乃请拨原 书院灯火费为学堂经费,并请东莞明伦堂拨足银两,遂将考棚改建。广筑校舍,扩大操场,购置图书、仪器,学校规模 ,始乃大备。 (李璇枢《东莞县志拟目目·学校》引)
东莞学堂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月三十日立。九月初一(10月2日,直至解放,以此日为校庆日)开学,名为 东莞学堂。 据第一届学生李璇枢(字仁荪)的回忆,学堂开办得很草率,连校名的匾额也没有,开学那天,只见考棚门口挂着 红纸墨书"东莞县学堂"五个大字。
光绪三十年(1904),奉广东省学务处,改名东莞初级师范学堂,以考棚(考秀才之所)为校址。以宝安书院山长 (书院领导称为山长。)张其淦(清进士)、龙溪书院山长尹庆举(清进士)为名誉校长,徐夔飏(清进士)为监督, 驻校,处理日常事务。 教师可知者,有: 国文教师叶觉迈(清举人)、 国文教师徐夔飏(清进士)、 英文教师梁兰如(美国大学毕业 ) 、地理教师张伯桢(康有为学生)、 国文教师陈官桃 。
吴珮珊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Hysteria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8405293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