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文化软实力成为经济发展硬支撑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行唐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组经过几天的实地考察,已通过了该县申报“中国红枣文化之乡”和成立“中国红枣文化研究中心”的申请。近年来,行唐县以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适时提出“文化兴县”战略,全面提升宣传思想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保障。  弘扬孝德传统提升干群素质

  作为千年古县,行唐具有深厚的孝义传统,古有元朝郄祥、明朝谷孝廉、清朝李咸庆等孝子贤臣,今有全国道德模范、“大义捐肝好儿媳”张建霞,“舍生忘己好司机”赵旭光,入选“中国好人榜”的刘兰英、闫文涛等当代孝亲楷模。“充分挖掘和运用孝义文化资源,不仅可以弘扬行唐文化特色,提升行唐美誉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干群素质,促进社会和谐,营造崇尚文明、昂扬向上的文化生态环境。”行唐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占领如是说。

  从2008年开始,围绕弘扬孝义文化,行唐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载体,着力打造“孝义之县”。“十大孝子”、“十大慈母”、“十大恩父”评选活动相继展开,在全县掀起了尊老敬贤的热潮。2009年12月,以张建霞为原型的电影《大孝儿媳》在全国上映,与此同时,一部由行唐县上碑镇农民自编自演的河北梆子《大孝儿媳》也在全县产生广泛影响。

  身边的榜样激发了人们的参与热情,各乡镇也自发组织了类似的评选活动,有力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

  全民读书活动如今正在行唐县如火如荼地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带头多读书、读好书,开办“星期天党校”,推行“每周一晚党政学习日”制度,创建学习型机关,组织读书征文、书香之家评选等系列活动。该县还筹资300多万元建成县宣传文化活动中心,在全县搭建了以县宣传文化活动中心――乡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为载体的全民读书平台,为“文化兴县”营造了浓厚氛围。

  深挖文化资源做大产业品牌

  在行唐县北河乡龙兴庄村,记者见到了龙兴贡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村支书杨润月。“过去,我们村的老百姓都是挑着小米到集市上去卖,最多也就一元多一斤。现在的龙兴贡米平均七八元一斤,而且成了远近闻名的品牌。”其实,龙兴贡米的畅销除了过硬的质量,还得益于对其历史渊源的深入挖掘――1706年,康熙出行途经此地,赐名“龙兴庄”,并因米粥味美将该村小米封为贡米。如今,龙兴贡米的生产基地已辐射周边(包括曲阳境内)32个村3300多户农民,远销北京、辽宁、山东等十多个省市,成为行唐的一大特产。

  行唐有丰富的红枣资源,也有悠久的历史沉淀,由枣树衍生的乡风民俗丰富多彩。为此,该县成立产业文化协会暨红枣文化研究会,挖掘整理红枣文化,拍摄了《枣乡风情》专题片,出版《红枣树》等作品集,文化特有的感染力为红枣产业注入新的活力。2009年9月,首届中国行唐红枣文化节开幕,枣乡书画摄影展、金秋枣乡行采风、红枣文化论坛等一系列活动的举办,打响了“红枣文化”的品牌,为与红枣有关的种植、生产、加工、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化聚人气软实力提供硬支撑

  文化兴县,贵在“兴”字。“以文化聚人气,以文化促经济,你会发现,文化建设不只是软实力,还可以是硬支撑。”行唐县委书记李震国深有感触地说,“文化建设为行唐注入了发展的活力,增强了发展的动力,提升了发展的竞争力。”在刚刚结束的“5・18”廊坊国际经贸洽谈会上,行唐县与广东佛山某公司签署了“微晶粉高密度地板砖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总投资13亿元,预计投产后年产值50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据悉,这也是继玉晶玻璃、华牧海兰蛋鸡产业化基地、迈尔斯通电子材料、明旺乳业之后,第五个落地行唐的投资超10亿元的大型项目。县招商局副局长翟立刚说,“千年古县”、“红枣文化”、“孝义之县”等是招商宣传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外地客商看中的不仅是行唐丰富的物产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干群素质、仁孝的民风民情以及由此生发的无穷潜力。”

别忘记微笑(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