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浩荡,秋天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季节。万物经过春的萌动,夏的繁盛。似乎都将最美的一面展现在了秋天。但是马上就要面临寒冬了,秋天的盛景如此短暂,草木凋零迫不及待。逝水带走的不只是落叶,还有流光。人生的匆忙之感,最容易在秋天激发出来。先贤屈原曾感叹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他的一生都在动荡中度过,所以秋光的流逝在他眼中比谁都快,草木零落和美人迟暮,似乎只在一念之间。
柳永站在杨柳岸边,细声低吟杨柳岸晓风残月,李清照对着黄昏叹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他们,千古咏唱的词人同样也在秋天,为自己发出一丝丝的感慨,感叹自己未能和所爱的人相见,而秋天即将过去,又一年即将流逝,希望时间不要走得太快。时光在远行,而人却在等待。
这样的秋天,一次次的远离,又一次次的走进,岁岁年年。晏殊也曾经站在这样的清秋里感叹,一曲《蝶恋花》诉动着秋的哀思。槛菊愁烟唯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独倚高楼,孜然一身,想要将自己的心意托付在信笺之中寄过去,但是山长水阔,又可以寄到哪呢?这种清秋寥落的季节,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事,真的停歇了吗?总会有那么一些不甘心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将自己的心事落在纸上。又一个清秋季节,晏殊的公子晏几道继续写道。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只要有离别,就会有相思,只要有心,就会有那寄不出去的情书。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切,似乎在秋天,气氛更加浓烈。
谈到秋天,不得不说到杜甫,杜甫在秋天悲愁交加,他的代表作《秋兴八首》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律诗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杜甫老年多病,知己零落,壮志难酬,再加上蜀地战乱不息。在心境最寂寞最抑郁的时候,在那个不朽的秋天,写出八首七律。凄清的秋色,映衬了他暮年抱病漂泊的境况,不忘社稷江山的哀情。
悲秋是秦少游的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是徐再思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是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恨是刘禹锡的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声萩秋。伴随着诗人们走过的秋天,我们心中会不会多了几分感慨,多了几分诗意?我们的一生,写在历史的功业,是一种记载。留在心中的诗意,是一种永恒。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