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名人传(二)

家乡区县: 佛山市顺德区

 

前面说完商界的名人们,今天我们来谈一下演艺界的名人们,看一下哪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人们是出自顺德这一福地的。

1、白驹荣,著名粤剧小生表演艺术家,粤剧四大天王之一。

白驹荣(1892年~1974年),原名陈荣,号少波,出生于顺德区龙潭村。在19岁时才跟戏班学戏,该班艺人吴有山为了将其培养成才,还亲自为其编写首本戏《金生桃盒》,并为此改名为“白驹荣”。日后白驹荣因为表演技艺精进和艺术造诣高超,被广大观众和同行誉为“粤剧小生王”,并成为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的首届主席。他经过反复实践,发展了金山炳的"平喉"(即小生演唱由假嗓改用真嗓),成为粤剧的一种主要唱法,对发展粤剧唱腔艺术做出了贡献。

1974年2月13日,白驹荣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3岁。

2、千里驹,“广州梅兰芳”,著名粤剧艺术表演家

千里驹(1866年~1936年),原名区家驹,字仲吾,广东顺德人。11岁开始拜师学戏法,十五岁便跟随扎脚胜到越南演出。早年擅演风情戏,后期以演出社会家庭伦理悲剧著称。他还在《燕子跳》一剧中创造了新腔“燕子楼中板”,曲中的节拍、拉腔、过门等令人感到新颖、优美、抒情,后人称之为“驹腔”,并且被广为传播。千里驹先后获得“花旦王“、”悲剧圣手“、”滚花王“、”中板王“、”广东梅兰芳“之称。

1936年3月20日,千里驹因积劳成疾而逝世,终年48岁。

3、薛觉先,“万能老倌”,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

薛觉先(1904年~1956年),原名薛作梅,字平恺,广东顺德龙江人。18岁到戏班拜师学艺并改艺名薛觉先,师从新少华。19岁因在《三伯爵》中担任主角而一举成名。之后开始接触电影事业并开办了觉先影片公司。因戏路宽广,能编善演,兼丑生、小武、旦、净、末诸行,故世人美誉其为“万能泰斗”、“粤剧伶王”。

新中国成立后,薛觉先先后担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广州市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1956年10月31日,薛觉先先生因在演出时脑溢血病突发,后抢救不治而逝世,享年53岁。

4、马师曾,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

马师曾(1900年~1964年),字伯鲁,号景参,广东顺德杏坛人。出生于书香世家的马师曾中学毕业后,爱好音乐与戏剧,后来不顾父母反对,拜师学习粤剧,自起艺名关始昌,从此与粤剧结下不解之缘。马师曾先生善于吸收文明新剧与电影的表演艺术的精髓,对粤剧进行大胆改革。他独创了粤剧的新声“乞儿喉”,并在演《苦凤驾怜》一剧中的义丐余侠魂而一鸣惊人,逐渐成为近代粤剧艺坛上最有声望的演员之一。在国内粤语地区、港、澳、东南亚和美洲的华侨中,均享有很高的声誉。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广东省粤剧团团长、当选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等职责。1964年4月21日,马师曾先生终因气管癌而不治逝世,享年64岁。

5、罗家宝,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

罗家宝(1930年~),广东顺德人。出生于粤曲之家的罗家宝,从小就受到粤剧的熏陶,对于粤曲界前辈们的表演与演唱特色颇有分析。故集各家之长,并结合自己的长处,独创了“虾腔”。罗家宝先生表演精湛,温文儒雅,风流倜傥,被美誉为“小生王”。

罗家宝先生的代表作品:粤剧《柳毅传书》、《袁崇焕》、《牡丹亭》、和现代戏《山乡风云》、《争儿记》、《乱世姻缘》等。艺术成就:首创粤剧“虾腔”,成为当今粤剧主要唱腔流派之一。2002 年,罗家宝获得了广东省所授予的粤剧“ 突出成就奖 ”。

想了解更多关于顺德这座城市的名人们吗,请关注:

我的能力秀:http://abc.wm23.com/Yqiuxian

顺德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shunde.html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116897953

叶、小娴(2014-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