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人生,笔情更浓——中国书法之乡

家乡区县: 安徽省太和县

      展纸挥毫,笔走蛟龙。直画如剑,曲笔似藤,点若危峰坠石,撇如兰叶拂风。纵横捭阖辟新径,酣畅淋漓写人生,是点线的巧妙组合,是生命的悲喜交融。书法的世界,如春风轻抚下的原野,七彩耀眼,缤纷赤橙。处处是流金溅玉,处处是凝翠衔红,充盈着画意,洋溢着诗情,照亮了多情的双眸,陶醉着爱美的心灵。

      浸淫于宣纸徽墨间,以寸管颖毫描绘出一道道绚丽的人生轨迹,灿若霓虹。墨在纸上挥洒,时光在笔端流逝。想起朱自清的《匆匆》,想起庄子的蝶梦,感受着时序轮回,节令变更,春秋苦短,来去匆匆,喜悦中也难免生发出些许沧桑怅然之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然也。青春如水,稍纵即逝,不可挽留,惟珍惜为贵,莫让心灵荒芜。于是,埋下头去,物我两忘,神游艺海,觅书艺之真谛,品唐楷晋行运笔之灵妙,造势之雄奇。起伏跌宕的节奏,深奥丰富的蕴涵,更深层次地感悟生命的惬意与酸涩,欢喜与悲凉,书法艺术的迷宫焕发出无穷的魅力,令人魂牵梦萦,虽苦犹甘。因而,更加珍惜这短暂而宝贵的青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也许,醉心于墨海,书写出真我风采,这便是对青春的一种最好珍惜吧。

      书法,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不是画而有画的灵动,不是舞而有舞的火热,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扬!书法是图解的诗、抽象的画、纸上的舞、眼中的歌……

       古人讲:文如其人,字如其性。没有个性的人是难以写出有性格的字。有自己的性格才能练就自己的风格。

       安徽阜阳的太和县是全国著名的书画之乡。这里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学书画、爱书画、藏书画蔚然成风。小城处处翰墨飘香,丹青辉映,充满着高尚雅致的情趣。古往今来,人们学书画,爱书画,藏书画之风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形成了爱好者多,书画社团多,居所张挂多,联谊活动多,崭露头角新人多和民间交流热,书画展览热、带徒传艺热、少儿培训热、收藏经营热的“五多”“五热”的太和文化现象。书画之乡民朴风淳誉扬海内八千里,墨香品位调高趣雅情暖神州百家,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性的书画现象, 呈现出太和书画未来的勃勃生机。

      多年来习爱书画,寄情丹青早已成为太和城乡人民的一种独特休闲方式,茶余饭后,人们笔走龙蛇,写意抒情 ,既可修身养性,又可陶冶情操,全县上下。集镇乡村,习字作画,蔚然成风。

      丹墨飘香,太和这个“书法之乡”,数年间竟桃李满天下,我喜欢这样充满书香笔墨的小城,它无声之中赋予我们一种温文尔雅的气质,让你无时无刻不陶醉其中。

我的微博主页:http://weibo.com/u/3339438972
我的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3339438972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syc2679678971
梧桐子我为家乡代言:http://www.wutongzi.com/kan/anhui/fuyang_taihe.html

 

梦中的普罗旺斯(2014-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