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也称香蒲、甘蒲、深蒲,多生于沼泽河湖及浅水中,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分布最多,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上就美美地写过,“彼泽之陂,有蒲与荷”(《陈风·泽陂》),“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大雅·韩奕》)。淮安作为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沟渠河塘遍布,湖泊苇荡众多,蒲是淮安城乡滨水之地随处可见的植物,袅袅的蒲香气息弥漫淮安内外,润泽了淮安人民的生活。
蒲为淮安民众所熟悉,主要是因为“蒲菜”。蒲菜,为蒲的嫩茎,又称蒲笋、蒲芽、蒲白、蒲儿根,淮安人更亲切的称她“蒲儿菜”。蒲菜色泽洁白如玉,质地肥嫩清香,有“淮笋”之称,更有“天下第一笋”、“淮扬第一名蔬”的美誉。淮安蒲菜以淮安旧城西南隅天妃宫所产的蒲菜最为肥美。
蒲菜生长在野外,污染少,不含化肥、农药,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能清热凉血,利水消肿,活血化淤,具润肺、清除体内垃圾之功,有防暑调理、夏季养生之效,是食疗的上好选择。
淮安人食用蒲菜的历史久远。西汉辞赋大家、淮安人枚乘在《七发》中为楚太子开出的食单,第一品菜肴就是“雏牛之腴,菜以笋蒲”,即用小牛的瘦肉,与竹笋、蒲菜一同烹煮,那味道鲜美无比,枚乘称之为“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可见,淮安人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蒲菜是盘中美味了。自此,蒲儿菜就成了淮安百姓公认的美味菜肴了,淮安的歌谣唱道:“蒲菜佳肴甲天下,古今中外独一家。”
蒲菜的烹调方法很多,可凉拌、素炒、荤炒,也适宜炝、扒、烧、炖、煮、焖,还可以做汤、制馅、熬粥等,味道极好,淮安人能做出几十道精美的蒲肴。
开洋扒蒲菜,也叫虾米扒蒲儿菜,乃淮扬名菜。它是选用本地产优质蒲儿菜、大虾米、猪油、高汤等原料精心加工而成的。鲜红的虾仁象征着将帅,蒲儿菜嫩白如软玉,整齐排列在长盘中,犹如玉女列兵,美目生津,其味鲜美爽口,清香嫩滑,沁人肺腑。因而又名“红玉列兵”,真可谓煞费苦心,又独具匠心。因为色香味俱全,又含深厚的文化底蕴,2002年被国家国内贸易局评为中国名菜。
鸡粥蒲菜:它的制作方法是将母鸡炖烂,取汁加佐料与蒲菜烩制。它与枚乘所说的“雏牛之腴,菜以笋蒲”是一脉相承的。
蒲菜食用的是蒲的嫩茎,而蒲的其他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用途,尤其是蒲叶,人们还用它编成多种生活用品(工艺品)。
日用。蒲棒:蒲的花穗,形状像棒子。八、九月份蒲花落了,结成棕色圆柱状的果穗,形似蜡烛,人们称之为“水蜡烛”。在物质比较匮乏的时代,没有蚊香,人们常点燃晒干的蒲棒来驱蚊,效果颇佳。蒲绒:秋季蒲棒完全晒干后,采回揉松,填装枕头,由于有天然的香味,软硬适中,承托力好,能呵护颈椎并有安神镇惊,清热凉血效果佳,对于儿童、老人更为合适。对于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记忆功能减退、头痛、失眠多梦等症状的人群也有一定效果。蒲草:即晒干的蒲叶,可以编织成凉席、蒲包、蒲鞋、坐垫甚至床垫等生活用品,也是重要的造纸和人造棉的原料。
蒲编。蒲编曾经是淮安人的主要副业之一,为困难时期的淮安人作出过极大贡献。蒲鞋:用蒲草编的鞋子。“冬天穿蒲鞋,夏天穿草鞋”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的难忘的记忆。冬季穿的蒲鞋,是蒲草晒干后加上芦花、布条等搓成花绳编织而成。蒲鞋厚实大方,防寒保暖,特别是在雪地里行走,穿蒲鞋尤为舒服。蒲扇:用蒲草加工编制而成的一种扇子,俗称蒲扇,适合平民百姓使用。式样有圆形、桃形、方形等多种。其用有五:扇风、遮阳、挡雨、垫座、婴孩睡席。特点是制作简单,价格便宜,扇动起来风量大。蒲包:用蒲叶编成的装东西的用具,是重要的包装材料。在塑料编织袋问世前,蟹市多用蒲包囊蟹,盐商们则用之装运淮盐,防灾则用它装土筑堤,就连做臭干子的圆形豆腐干也是用小蒲包灌豆浆压成的,蒲草印迹犹存。蒲垫:用蒲叶、蒲根等为主要原料编制成的垫子。蒲垫的种类很多,有茶几垫、茶杯垫、桌垫、椅垫、楼梯垫、地席、门席、圆席等,现多用于室内装饰。蒲团:以蒲草编织而成的圆形扁平坐具,又称圆座。乃僧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之物。蒲编制品取材自然,美观实用,绿色环保,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淮安人也用蒲来喻人喻事。对于那些不三不四、招惹事端、惹是生非的人,淮安人说他们是潘金莲的竹竿子——惹祸的蒲棒;对于那些少经世事、经验不足的人,说他们是天妃宫的蒲菜——嫩笋;对于那些不认识当前事态,待人接物不知趣的,他们说是腊月里送蒲扇——不识时务。诸如此类的,还有烂蒲扇打人——不痛不痒、阎王老爷的蒲扇——尽是阴风等。
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Renenl
家乡衔接: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huaian_huaian.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