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上石桥高中,首先就会看到大门两侧的一幅对联:“唯物唯实唯是,求真求善求美”。进了大门以后,又会看到横跨主道路的三幅大横标:“团结文明进取”,“严谨求实创新”,“勤学苦练多思”。对上述这些文字,很多同学及校外的一些人士都琢磨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对于校园内的一些永久性标语,同学们还是应该琢磨一下,体会它们的含义,从中汲取教益。现在我对上述对联和横标谈一点阅读体会,作为引玉之砖,意在引起同学们的关注。我所讲的只是个人体会,顶多算一家之言,不是标准化解释。
一、 唯物唯实唯是,求真求善求美
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
唯物: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尊重科学,反对迷信;尊重客观事实,反对主观意测。
唯实:说实话,做实事,讲实效,当老实人。不说假话,不造假像,不慕虚荣。
唯是:坚持正确,反对错误;尊重客观规律,反对盲目蛮干;遵守法律、法规,勤勉奉公。
求真:追求真实,反对虚假;提倡真诚,反对虚伪;追求真理,摒弃谬误。
求善:追求善良,反对暴虐;提倡友爱,反对欺诈;褒奖善举,贬斥恶行。
求美:弘扬美德,反对丑恶;创造美景,清除污秽;讲究文明礼貌,反对野蛮粗俗。
二、 团结文明进取,严谨求实创新,勤学苦练多思
“团结文明进取”——校风。是对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要求。
全校要团结,班级要团结,小组要团结,师生要团结,同学、同床、同桌也要团结,既能团结和自己合得来的人,又要团结那些与自己不那么融洽的人。有一首歌词这样写道:“这团结是铁,这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这里,特指精神财富。从时空上分,有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扶困济危、尊师重道等就是传统文明。讲究卫生,热爱科学,保护环境,注意生态平衡等就是现代文明。无论传统文明还是现代文明,都是高尚的,应该弘扬的。近些年来提倡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四有”都是精神文明的范畴。邓小平同志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就充分说明了讲文明的重要。所以,大家都要懂得文明,讲究文明,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共同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
进取,就是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这是每一个追求进步的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精神。比如,奥林匹克精神是“更高、更快、更远”,它就是鼓励人向前、向上,所以能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同与拥护,并吸引着几十亿人的关注与参与。进取,是文明社会人类共同的优良品质,我们应该不断进取,永不满足,永远向前。
“严谨求实创新”——教风。这是对教师教学和教研提出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科学态度,严肃认真。要尊重事实,讲究实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勇于探索,不断进步,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鼓励教师在知识上、理论上和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敢于突破。
“勤学苦练多思”——学风。勤学,就是勤奋学习。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人非生而知之。鲁迅先生说:“即便是天才,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与普通的婴儿也不会两样,决不会是一首好诗”。这说明人必须学习,不学习,就不能获得知识;不学习,就不能掌握本领。学什么?有人可能会说:读书、上课、写作业、考试……没错。但是不全面,或者说很不全面。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它只是知识的一部分,或者说只是一小部分。我们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如生活知识,生产知识,社会知识等等。最近,著名作家贾平凹写了一本书,叫做《学着活》,那就是说人怎样活也是一门学问,还是一门大学问。人怎样才能活得健康,活得幸福,活得有质量,有意义……人们常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切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应该像明朝东林书院的对联写的那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苦练。“练”是使“学”落到实处,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才能应用到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去。有一个中学毕业生到水利工地参加劳动,让他计算一下筑一条塘埂需要多少土方,他没辙了。理由是老师没教过。我想这大概就是没有把知识练成能力的缘故吧,哪一个中学生没学过简单的几何知识呢?可见,“练”是多么重要!“苦练”,是说要多练、练熟、练出巧来。就像纪昌学箭、卖油翁倒油那样,练到炉火纯青,得心应手的程度。
多思。“思”与“学”是密不可分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两者缺一,便无用处。”波尔克说:“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以上这些名人名言充分揭示了读书与思考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学风中提出“多思”。同学们在学习中对师长的话,对书本知识,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思考,多角度思考,想一想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真有道理,是否科学,是否严密,此事物与他事物有何联系,有何区别,能不能深化或升华。可以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但是要正视事实,服从科学,服从真理,不要胡搅蛮缠。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知识,练出真本领。虽然你目前不见得会有什么建树,但这种治学态度将会使你一生受用无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