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民进①从1982年5月15日成立支部到1989年11月6日建立(升格)筹备组,可算是她的创建初期。一个偶然的机会,令我与她的这一时期发生了极其密切的关系。现在就让我试着回忆一下这段艰苦的历程,也许能为后来者提供一点参考吧!(一)
1982年3月,民进广东省筹委派陈成志、翟鸿年等前来惠州建立组织。他们根据有关领导的推荐,动员我加入民进。我想,解放前在小学教书,不问政治;解放后考进南方大学,只学政治。1950年8月提前毕业后,参加了龙川、惠阳(包括今深圳的横江)、博罗、紫金四县土改。1953年在紫金县委主编《紫金农村》,曾两次申请入党,皆因怀疑入过三青团而未批准。1956年调到中学教语文,再也不想参加任何党派。因此,当惠阳师专陈信讲师动员我加入民盟时,我婉言推却。
4月22日,有同乡之谊的翟鸿年(我俩原籍均是郊区南津村)来信再次动员。5月10日,他前来找我,不遇,就留下一张字条。见他如此热情,只好回访,才知省筹委秘书长徐幽明也来了,要和我见面。心想,连这位曾任暨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长的老革命(一年后离休)也认为我可做个统战对象,遂改变初衷,加入民进,做个普通会员吧!
谁料第二天,他们说要成立支部,并要我担任支部主任。虽力辞,但他们都说我比较适合,只得硬着头皮上。他们又说,支委由4人组成,惠州教育学院3个成员中可有2个。那么,另一个由谁较适合呢?我表示,张珍华与我同在紫金中学多年,虽不同科组,但也有一定了解,估计还能合作。至于另一位嘛,很难说!
接着在省筹委工作组指导下,经过酝酿,在5月14日下午召开支部大会。大家推举我为支部主任,黄德煊为副主任,苗文缉(已退休)、张珍华为委员。并决定分为教育学院、市四中、五中三个小组。随即支委开会,讨论成立大会的事宜。这时,始感责任重大,唯愿搞好工作才不致辜负组织的信任。
经过一番紧张的筹备,15日上午,假座五四路怡园,举行民进惠州市支部成立大会。大会由支部主任主持,并代表支部表达了今后要加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努力搞好本职和党派工作,当好党的助手,促进四化建设的决心。
徐幽明秘书长也讲了话。他回顾了民进于1945年在战斗中诞生的光辉历程,和民进在中共领导下所作出的贡献,介绍了民进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勉励大家要发扬紧跟党走和合作无间的光荣传统。到会地、市、县有关领导和代表,也表示了热烈的祝贺,恳切的鼓励和积极的支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