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话3

家乡区县: 江苏省新北区

文读的读音大体与北方话相近,而白读的读音和北方话就完全不同。 南方六大方言中文白两读现象的程度各不相同,大致说来,中国方言中,吴语、粤语受北方话的影响较大,而闽语受北方话的影响最小。吴语中有文白两读的字大约有300多个,所以文白两读在常州是一种很普通的语言现象。同一词语,在一般情况下,只是读音不同,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有时,白读或文读却成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如“生活”,作“活计”用时“生”读如商,为白读;作“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活动”用时“生”读如森,为文读。生活还有一个意思是“揍”,如“吃生活”即挨揍。
普通话声母z、c、s有卷舌音zh、ch、sh,常州话没有这一部分,实际上吴语和粤语、并且至少是长江流域这边的北方话(比如镇江、南京)中都不使用zh、ch、sh这样的卷舌音。香港艺人讲普通话以及唱国语歌曲时,卷/平经常乱用。而常州人讲普通话的一个典型特点,是统统用平舌音,以前单位有人把普通话“这叫什么事儿”,经常讲成这样:zei jiao sen me si er ,他们把儿话音给学出来了,但是应使用的卷舌一个都没有。
常州话中,普通话涉及前鼻 an 的字均不发鼻音,例如常州话中:‘三’是 sie(阴平)、‘千’是 qi(阴平)、‘万’是 fie(阳平快连去声)、‘天’是 ti(阴平)。。。等等。该特点粤语不具备,粤语的鼻音字虽然发音跟普通话有区别,但普通话带鼻音的粤语都带。
普通话中en、in与eng、ing这两对前鼻/后鼻的发音区别,在常州话里体现不出来;这跟粤语区别很大,粤语偏向于使用后鼻,比如‘三’读 sang、‘人’读 yang 等等。此外,我印象中常州人、包括吴语地区长大的人,如果没有长年在北方生活学习的经历,通常讲普通话时eng、ing的后鼻发音也非常不明显。
属于吴语体系的常州方言区内部也有口音和语汇方面的细微差别:可称为老派和新派,旧的过去的口音和新的现在的口音。1949年建国以来,全国推广普通话,形成新派常州话。老年人说的老派常州话更接近旧吴语,年轻人受普通话的影响较大,他们的口音在旧吴语的基础上稍有变化,可称为新派常州话。
半个多世纪以来,与整个吴语区一样,常州语音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如老年人说“艺”字为“尼”,年轻人说为“亿”。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年轻人发音大都不区分尖团音,如“借—驾、尖—坚、西—希、酒—九、消—嚣、精—京、浆—姜、接—结、七—吃、小—孝”,他们会把“借”(jie)说成是“驾”(jia)等等。

泡泡(2014-05-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