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法言,名词,字法言,是我国著名的音韵学家。相州邺(今临漳县)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陆爽,学识渊博。法言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刻苦学习,知识广博,尤其在音韵学方面,有精深的造诣。
隋朝初年,任隋文帝的承奉郎。后来,因父罪被株连免职。从此,他潜心研究音韵,编写韵书。隋仁寿元年(601年),写成《切韵》五卷。
《切韵》收入了12158个汉字,共分193韵。其中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他在研究前人韵书的基础上,使之更加完整系统。当时人称颂《切韵》是“时俗共重,以为典规”。《切韵》是我国隋以前韵书史上最完美、详尽、准确的一部韵书。
《切韵》一书,不仅对审音辨韵有参考价值,而且对研究汉语音史,也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切韵》以当时洛阳语音为基础,酌收古音及其它方言音而成书。通过它可以研究上古音和古代方言。《切韵》写出后,六朝诸家韵书渐亡。唐、宋韵书多以此为蓝本。
《切韵》原书在长期流传中散失了。宋朝陈彭年等重修的《广韵》,即以《切韵》为蓝本编写。所以《切韵》的研究成果,被《广韵》保存下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