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特产篇之清明馃带着老底子的味道登场

家乡区县: 浙江省龙游县

龙游是个有味道的小城。它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中部,北靠建德,东临金华市区、兰溪,南接遂昌,西连衢江区,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是浙江东、中部地区连接江西、安徽和福建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四省通衢汇龙游”之称,“儒风甲于一郡”之誉。这个只有中国1/10000土地的小县却有着数不清的独特美味。现在民营企业网小编将带着我们一起去寻找那些所以龙游人最熟悉的味道清明馃,是清明节的特色小吃,它的用一种叫艾的植物的嫩叶和糯米粉制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有香气,秋季开黄色小花。全草供药用,可杀虫,防治植物病虫害。叶可制艾绒,供灸病用。枝叶熏烟,可驱蚊、蝇等。在龙游话,人们把艾称为“清”,是根据“清明馃”而得名。
介绍
清明馃是一种时令风味小吃,并且因为颜色青翠色而称“青馃”,家庭主妇们早早地割来嫩绿的田青,煮熟后并用石灰混和,以便去掉田青中的苦涩味,到时候和到米粉中搅捏做成馃。清明馃呈三角形,所以又叫三折(角)馃。清明馃分青馃和白馃,青馃的馅多用芝麻红糖,咬一口又糯又香,白馃的馅多用咸菜豆腐,甜的吃腻了再吃上只咸的自然食欲大增。
清明馃-甜味
早在清明节前十来日,徐奶奶就和村民们忙活开了。她们挎着小竹篮,在田间地头采摘新鲜的野艾草,满载而归后,清洗干净,然后就用石灰将其腌在器皿中。浸过石灰水的艾草颜色更清澈,在溪水里漂洗干净后,用捣臼捣出草绿色汁液拌入糯米粉和米粉并揉搓成团,上笼蒸熟后再放入捣臼不停地捣,直把面团捣得发出沉闷的声音,隐约的清香四处飘散。
清馃-馃印
和艾草一样,新鲜的乡间食材是决定清明馃地不地道、好不好吃的重要因素。从山上竹林松软泥土中挖出的春笋,还带着泥土气息。还有自家用豆子做出来的新鲜豆腐干、菜园子里收获的芥菜、用村子里井水浸泡过一天一夜后才磨成粉的糯米和白米……这些新鲜的乡间时令食材,让徐奶奶手中渐渐成型的清明馃散发着春天的气息。
历史
清明馃的产生有一段历史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子重耳(公元前697-628年)受迫害出逃流亡,大臣介之推等随护。后重耳回国为君,即晋文公,漏赏了功臣介之推;他就隐居深山不仕。重耳命人烧山,介之推不出被烧死。重耳为纪念介之推,便定下他被烧死的这一天(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因为寒日节这天不准生火,可是人们又不能在这天饿肚皮。于是人们就在寒食节的前一天(清明节前二天)做好米馃,蒸熟后以备次日食用。以后不知何年把清明前一天吃寒食的习俗取消了,可是清明节吃米馃的习俗没有改,于是就把这米馃称为“清明馃”。

张春霞(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