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北州旧姓,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著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及后因朝廷内乱,在他死后北伐功败垂成。
祖逖亦是一位极受人民爱戴的将领,他死后,所辖的豫州人人都好像父母离世那样悲伤。321年,祖逖因朝廷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忧愤而死,追赠车骑将军,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死后,北伐功败垂成。
闻鸡起舞:祖逖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时,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都有着建功立业,成为栋梁之才的远大理想。一次半夜,祖逖听到鸡叫,叫醒刘琨道:“此非恶声也。”意思是,这是老天在激励我们上进,于是与刘琨到屋外舞剑练武。[3]
南塘一出:西晋灭亡后,祖逖心怀振复之志,对手下的宾客义徒待之犹如子,希望他们将来为北伐建功。扬州灾荒,这些宾客常常劫掠富户。祖逖不但前去解救被官府捕获的门客,还常常主动问他们:“比复南塘一出不?”意思是,要不咱们再到南塘(当时富户集中的地方)去干一票?
中流击楫:西晋灭亡后,祖逖常怀恢复之志。后来,他率领兵马进行北伐。当他北渡长江,船至中流之时,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豪气干云,热血涌动,于是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决不重回江东!
《晋书》将祖逖与刘琨同列一传,并在赞语中给予非常中肯的评价:“祖逖散谷周贫,闻鸡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艰,原其素怀,抑为贪乱者矣。及金行中毁,乾维失统,三后流亡,递萦居彘之祸,六戎横噬,交肆长蛇之毒,于是素丝改色,跅弛易情,各运奇才,并腾英气,遇时屯而感激,因世乱以驱驰,陈力危邦,犯疾风而表劲,励其贞操,契寒松而立节,咸能自致三铉,成名一时。
古人有言曰:‘世乱识忠良。’益斯之谓矣。士稚叶迹中兴,克复九州之半,而灾星告衅,笠毂徒招,惜矣!祖生烈烈,夙怀奇节。扣楫中流,誓清凶孽。邻丑景附,遗萌载悦。天妖是征,国耻奚雪!”
晚唐诗人胡曾作《咏史诗·豫州》,表达了对祖逖病亡的历史遗憾:策马行行到豫州,祖生寂寞水空流。当时更有三年寿,石勒寻为关下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