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最熟悉的味道,富顺豆花

家乡区县: 四川省富顺县

我来自吃货们常常听说的豆花之乡——富顺县,这座小小的县城因为豆花,成为了豆花小城,几乎来过富顺的人都要去尝尝富顺豆花,去体会一下传说中的富顺豆花以及那神秘的豆花蘸水。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我们家乡的豆花蘸水是非常独特的,在其他地方你有可能会看到打着“富顺豆花”招牌的小店,进去品尝一下,根本都是打着旗号骗人的,做不出我们家乡的味道,外地的餐馆里的豆花可能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但是总是做不出富顺的味道,作为一个沦落到外地读书的读书党,我常常在搜索跟故乡有关的一切东西,但是都是无力的,总是尝不到那熟悉的味道。所以在梧桐子这个平台上,我要好好介绍一下我家乡的头号招牌——富顺豆花。

富顺豆花是一道四川的汉族特色小吃,一种嫩豆花(或称水豆花、灰馍儿),运用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富顺豆花蘸水和大米饭配合食用,因其鲜嫩可口而流传广、影响大,在中国餐饮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富顺豆花的配方、制作,自有其历史渊源和独特之处,米饭、豆花、蘸水三位一体,密不可分。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中也出现了富顺豆花的身影。

汉武帝时,汉高祖刘邦的孙儿刘安承袭父亲封为淮南王。他喜欢招贤纳士,门下食客常有数千人。为了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他们利用淮河流域产盐有卤水做凝固剂的条件发明了豆腐。三国时期,豆腐制作技术传到益州(含今四川和重庆)后,在江阳县(今泸州市)的金川驿地区(今富顺县)很受欢迎。因为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盐产区,有一口“出盐最多”的富世盐井。同时地处亚热带,土质肥沃,雨量光照条件好,适于大豆生长。

富顺由于产盐,与邻近地区的商贸往来十分频繁,人气也就非常旺盛,餐饮业极为发达,豆腐这种新鲜食品自然摆上了人们的餐桌。到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富顺因盐设县时,这里的盐产量已列于剑南道(相当于今川东和重庆市部分地区)之冠。盐业手工工人和居民、客商增多,水陆交通便利,豆腐食品需求量大增。在一种偶然情况下,一些等着吃饭的客人实在没有耐心等豆腐成型后再加工成菜肴端上桌来,就跑到厨房,看见那锅内还慢悠悠煮着的嫩豆腐,便要店主卖给他们,因为没有充分凝固,无法煎炒,只能用盐兑水蘸着做“下饭菜”。人们惊喜地发现,这种吃法比起煎炒过的老豆腐更加鲜美可口,就一传十,十传百,“嫩豆花”即传到了民间。

富顺豆花儿,以其“滚、嫩、绵、白”适中,蘸水“辣、麻、香、鲜、甜”俱备闻名全川。“滚”,就是热而不烫嘴;“嫩”,就是细嫩又不至于筷子夹不起来;“绵”,就是有韧性又无木质感;“白”,乃色泽洁白如雪。富顺豆花特别讲究蘸水,富顺豆花蘸水,不但具有川味辣、麻、香、鲜、甜特点,而且更醇,且有回味。富顺豆花具有洁白如雪、绵而不老、嫩而不溏、清香宜人的特点。其窖水(即吃豆花时碗里浸泡豆花的水)爽口回甜,具有清热化痰、醒酒去腻的功效。

富顺豆花,真的值得你拥有,欢迎去中国豆花之城、千年古县——富顺,切身品尝一下豆花,我肯定你一定会爱上它!

罗园(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