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赵佗公园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新华区

      赵佗公园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赵陵铺,西临赵陵铺大街,北接赵佗路,东临农田,南侧边界为一通向农田的土路,东西长253米,南北宽211米,总用地面积5.33公顷。赵佗是石家庄市二千多年前出现的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被毛泽东誉为“南下干部第一人”。为宏扬民族文化,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石家庄市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石家庄市园林局兴建,于2004年初开工,2006年5月1日建成开园。2008年下放至新华区管理。

来源

      赵佗公园赵佗纪念堂

      公园前179年,汉文帝刘恒即位,为缓和当时与南越国的矛盾,他派人重修了被毁的赵佗先人的墓地,设置守墓人每年按时祭祀,并给赵佗的堂兄弟们赏赐了官职和财物。接着汉文帝在丞相陈平的推荐下,任命汉高祖时曾多次出使南越的陆贾为太中大夫,令其再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汉文帝刘恒修建的赵佗先人墓地,在今石家庄市新华区赵陵铺镇,2006年在墓地遗址基础上修为赵佗公园。

“赵佗”

    

      赵佗,约前240年-前137年),汉族,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19岁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公元前219年,被封副帅随主帅任嚣率领50万大军征战岭南。公元前204年,创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公元前195年,汉高祖正式分封他为南越王”。吕后时期,汉越矛盾激化,吕后发布了和南越交界的地区禁止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并掘毁了赵佗父母的坟墓。赵佗发兵抵抗,并反攻到湖南一带,随即称帝,自称“南越武帝”。吕后发兵南下攻打南越,因中原士兵水土不服而不能寸进,吕后死后,汉朝的军队停止了进攻。

      公元前179年,汉文帝继位,为安抚南越王赵佗,特在今赵陵铺村东南一带修建赵佗先人陵墓,并派人守卫。守陵人在此定居,渐成村落,这也就是赵陵铺名称的来由。同年,赵佗去除帝号归复汉朝,仍称“南越王”。一直到汉景帝时代,赵佗都向汉朝称臣,每年在春秋两季派人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象诸侯王一样接受汉朝皇帝的命令。但是在南越国内,赵佗仍然继续用着皇帝的名号。

      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南越王赵佗去世,享年约一百零四岁,葬于番禺(今广州)。赵佗死后,其后代续任了四代南越王。一直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所灭。

      赵佗在位期间,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他重视传入中原汉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并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西瓜(2014-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