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样一个小镇···

家乡区县: 衡水市故城县

 

 

郑口镇

郑口是中国河北省故城县下辖的一个镇,是故城县的县城,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京杭大运河畔,东与山东省相邻,人口9万。明代,郑氏在京杭大运河上设一渡口,时人皆称“郑家渡口”,后改为郑家口。清代中期,郑家口已成为一个仅次于县城的大集镇。因濒临京杭大运河,素得漕渔之利,物阜民丰,有“小天津卫”之称。1945年6月,县城由故城镇迁至郑家口。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郑口镇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故城县

电话区号

0318

邮政区码

253800

面积

105.68平方千米

人口

9.95万人(2002年)

方言

中原官话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冀T

1 历史沿革

  1958年成立郑口公社,1983年改镇。1996年杏基乡、赵行乡并入。1997年,面积105.7平方千米,人口8.6万,辖李庄、果子口、南甘泉、徐庄、孟庄、南沙窝庄、前野庄、后野庄、杨野庄、葛村、周辛庄、三坛村、二坛村、大坛村、王园子、帝君庙、西城镇、后油坊、大马庄、小马庄、前沙岗、堤口、南镇、太兴镇、北甘泉、前香坊、后香坊、辛宅、五大院、张庄、石门、五户、翟庄、前黄村、夏家庙、齐家庄、小街子、高庄、孟古庄、东曹官屯、西曹官屯、寨子、赵行、东排、西排、前排、后排、西夏庄、芦庄、温庄、明刘庄、东五股河、西五股河、杜坟、北范庄、刘古庄、刘堂、东南屯、西南屯、东北屯、西北屯、大杏基、高西、高东、高中、后响沟、前响沟、陆黄、烧盆屯、冯杏基、贾黄、秘黄、红庙、师黄、北高庄、齐杏基、红旗、翟杏基、后沙岗79个行政村和运河区、宏声区、广交区、新开区4个居委会。2002年,辖4个社区、81个行政村。

2 文化教育

  

  故城县郑口镇地处县城,现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区)14处,幼儿园3所。近年来,郑口镇全体干部教师坚持“提高中学,整合小学,普及幼教,规范推进,稳步攀升”的发展思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唱响“抓管理,上质量”的主旋律。按着“科学规划上品位,突出特色创亮点”的总体原则,各学校绿化、美化校园,营造优雅、和谐、向上的育人环境,使环境育人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在现代化教育与管理中,各学校充分运用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课室,积极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形成了“立体化教学,开放式育人”的教育特色,实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突破。为优化教育资源,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郑口镇按规划,有步骤地调整学校布局,实现了强弱合并,规范办学,提升了办学质量,中考成绩连续名列全县首位。同时,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创造性开展幼教工作,开创了郑口镇普教、幼教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目前,郑口镇广大师生正以蓬勃的朝气,扬起奋进的风帆,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树名师,建名校,创名牌,向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

3 奋斗目标

  

  近几年,郑口镇根据本镇实际特点,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全力配合做好县城改造和项目区建设工作,实现了征地拆迁、县城建设和项目区发展“量、质、效”三大突破,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加大领导力度,提内功。一方面成立强有力的领导组织。该镇把县城建设和小区建设工作作为主抓手,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镇长和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城建所长、司法所长、土管所长及所涉及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实行领导干部包干责任制,全程负责所包工作的服务、协调、落实,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镇主要领导亲临现场指挥,遇到难题,亲自协调,亲自带队做思想工作。有拆迁任务的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但主动带头签订协议,而且积极做好动员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促使拆迁户理解拆迁、支持拆迁、参与拆迁。

  2、加大实施力度,练硬功。一是确保评估客观、公正、合理。在拆迁之前,协助评估公司合理确定评估价值,一个

  

  公正、客观的评估价值,既有利于推动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能充分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二是制定拆迁补偿方案,统一拆迁补偿标准。根据上级的拆迁补偿标准,制定符合本镇实际情况的拆迁补偿方案,最大限度地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并且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进行拆迁补偿,确保拆迁工作稳步实施。三是按照“二公开、一监督”的原则开展工作。“二公开”即政策公开、补偿方案和拆迁协议公开;“一监督”即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补偿原则,杜绝优亲厚友、吃拿卡要,补偿款及时全额发放到位,依法维护失地农民和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坚决阻止不合理要求,对于漫天要价和违规改、扩建房屋,经作思想工作仍然不通的,按有关规定予以强拆,打击了个别,推动了一片,保障了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大帮扶力度,用轻功。一是采取帮扶措施,解决特困失地和被拆迁户的实际困难。由于涉及面大、户多,其中特困职工、双困户较多,该镇结合其所属村或单位,采取联系工作、指导创业、经济救济等帮扶措施,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二是妥善解决生活后顾之忧。一方面结合民政部门,做好失地农民农转非工作,享受城镇居民低保待遇,另一方面对不是营业房的世居房屋,返还一定比例的商业门面,让拆迁户搬得走、迁得回、有依靠、有着落。三是认真做好摸底和回访工作。对失地和被拆迁户的家庭情况、经济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以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效化解拆迁矛盾,同时对特困户、双困户、伤残人员进行回访,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失地、拆迁后的困难问题。

4 农业发展

  郑口镇社会主义新农村依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突出解决农民增收,关键抓生产发展,重点抓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兴建农田基本设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坚持“稳粮、优棉、增菜、扩蓄、营林”调整战略。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加工业,依靠科学技术和资金支持发展高科技种植园。五户村投资百万元建起高科技果菜种植园,引进国内外最优品种生产错季果菜,产品畅销国内外。镇政府引导发展二三产业,利用地处县城优势,搞好资源输出和科技资金引进。引导现代工业、企业反哺农业,带动商业、建筑业、餐饮业。开辟专业市场,发展产业链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经济发展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龙头,带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按新农村建设标准,各村必须有中长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内容要求: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全镇79个村全面启动,全面实现了村村通、饮水安全和环境美化工程。有30个村达到了新农村建设标准。

5 经济发展

  

  工业经济跨越发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镇党委带领干部群众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市委县委的发展方略,努力解放思想,强化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努力营造一种干得越大越光荣、发展越快越光荣、给国家贡献越多越光荣的政治氛围和社会氛围,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工业发展实施方案> 、<招商引资奖励施> 、 <科技创新和技术发明奖励措施> ,进一步加大对发展贡献大的单位和个人的政治激励和经济奖励。着力解决发展环境方面的问题,整顿干部队伍工作作风,加强政府服务功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齐心协力发展经济。引导干部群众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请先进工作者和专家来指导工作,帮助谋划发展方略。在社会招商、全民招商的前提下,突出以商招商,突出一切服务项目一切服务发展。围绕裘革制品、摩擦制动材料、新型建材三大支柱产业,提升企业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2006年该镇共引进县外资金项目14个。春节期间,党委书记王化平带领招商小组到北京、天津洽谈业务,商定引进资金4.85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企业有星亿木塑公司投资2亿元、联盟棉业公司投资1.5亿元、超千万元的企业10个。为2007年大发展、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 打造和谐平安镇

  

  郑口镇地处故城县城,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稳定工作任务比其他乡镇更加艰巨。近年来,该镇针对这些情况,秉承抓好稳定促发展,促进发展保稳定的工作方针,积极构建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社会矛盾调解体系。为了更好地从根本上处理好各种矛盾纠纷,该镇积极推行“致富息诉”的工作方法,即在镇政府的主导和村委会的引导下,积极帮助上访老户寻找项目,提供技术,落实资金,通过治穷致富,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使他们息访息诉。镇“三位一体”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还建立了“两档一卡”,即上访老户反映问题调处档案,上访老户变致富新户档案和上访老户变致富新户联系卡,确定镇上有专人包管,帮助他们选好项目,解决好项目资金,扶持他们走上致富道路,从而使他们由“上访老户”变为“致富新户”,维护了全镇和谐稳定的大局。

  “过去村干部就像见瘟疫一样躲着我,现在却主动上门找我谈心,不仅给我落实了宅基地,还帮我解决了5000元的小额贷款和一个买卖摊点,使我走上了致富路”,太兴镇村上访老户化勇谈起他的上访经历,感慨万千。化勇原是一名教师,因政策外生育三胎被开除公职,失去生活保障,成为该村的贫困户,从而走上了将近十年的上访之路。镇信访中心给化勇建立了两档一卡,帮助他选择经营项目,并协助他贷款5000元,镇上确定了一名副镇长作为他的项目落实人和帮扶人。现在,化勇的蔬菜摊每天收入可达50元,他彻底告别了贫困,也不再上访了。致富后的化勇没有忘记政府给予他的帮助,他从昔日给上访户出主意、写状子,到现在以身说法,开导周围群众,成为了息诉的带头人。

  红庙村村民王梅的丈夫因车祸去世,肇事车逃逸,致使家庭陷入了困境,甚至连儿女上学的钱都拿不出,为此王梅常年上访。今年,在镇、村的帮助下,为她解决了贷款3000元,购买了轧面机,还帮助她儿子到外地学习技术,并为其联系到县内一家企业工作,月收入800元,从而彻底帮助她家脱离了困境。王梅感慨地说:“自从丈夫去世后,我家失去了顶梁柱,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救了我一家老小的命,今后我再也不上访了。”

  郑口镇以“三位一体”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为切入点,以“致富息诉”为重点,全力打造和谐平安城镇,为“和谐衡水”、“平安衡水”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的主页:http://abc.wm23.com/DHF19930706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hengshui_gucheng.html

 

 

 

 

唯冰释爱(2014-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