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山是青龙八大旅游资源之一,其中“都山积雪”被列为清代“口外八景”之一。都山位于青龙县城的西北部,距县城15公里。主峰海拔1846米,是秦皇岛市内第一高峰、燕山山脉第二高峰。东西约32华里,南北约18华里,总面积4600公倾,各类资源十分丰富。
(一)地质资源
都山地层为距今约24亿年太古界地层,山体为1—2亿年前燕山运动形成,岩体为早元古代旋回及侵入岩,其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自然资源
1、森林资源。都山林地面积433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4.2%。森林茂密,植物按海拔高程分布明显,种类繁多。初步统计植物种类有90科330种。在海拔1500米地带生长有少量的原始古树种云杉,以及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黄樟椤、核桃楸、紫椴等,堪称天然植物园。每到秋季,满山植被红、绿、黄三色明显,景色优美,令人赞叹。
2、花卉资源。都山花卉繁多,4月份漫山遍野杜鹃花;5月份锦带花;6月份天女木兰花;7、8月份照山白、东陵绣球花;9月份漫山遍野山菊花。
3、山野资源。都山生长着许多具有特色的山珍,香菇、榛蘑、肉蘑、松蘑,这些蘑菇肉厚、口味纯正。特别是都山木耳,肥厚爽口,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山野菜随处可见,有龙须菜、蕨菜、黄花菜,遍布整个山野。名贵的中草药达100余种。
4、水资源。都山虽没有像祖山那样可观的瀑布,但水资源也很丰富。都山是青龙河水系都源河的发源地。山脚下自西向东建有八道河抄道沟水库、青龙镇“八一”水库、马圈子水胡同水库。
5、动物资源。都山动物有11纲100多科200多种。其中豹猫、赤狐、白鹤等19种为珍稀动物;金雕、白鹤、黑鹤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鸢、苍鹰、雀鹰、松雀鹰、勺鸡、长耳鸦、雕鸮等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夜鹰、斑啄木鸟、红尾伯劳、寿带鸟等为省级保护动物,可谓庞大的野生动物园。
6、气候资源。都山气候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的燕山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8.9度,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
(三)历史文化资源
都山周围,地形险要,进可攻,退可守,为过去进出卢龙塞、渝关、松亭关等要地的主要军事路线,是军家必争之地,也是拼杀的古战场。唐朝开元年间,幽洲副总管郭英杰、吴克勤、乌知义、罗守忠,率兵万骑和部分奚兵从渝关出发,进入都山征讨契丹,这场战斗杀得天昏地暗,横尸遍野,血流成河,郭英杰所带部队,全军覆没。
明朝时,朵颜卫和蒙古兀良哈部在都山脚下安营扎寨。明嘉靖9年蒙古骑兵从冷口入关,太监李能派遣朱官率36人追出关外,在都山脚下遭遇伏击,朱官等20人战死。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副司令员包森,率十二团、十三团进攻都山,他们拔据点,扒“人圈”,开展了艰苦的反围剿、反扫荡斗争。
(四)宗教文化资源
望海娘娘庙。传说,龙王的女儿乞求父王为百姓降雨,使龙王大怒,把她和侍女鱼姑一起贬至塞外牧羊,龙女在塞外观望大海,餐风饮露,满心忧伤,天长日久,硬化为一座山峰,这山就是都山。后人为纪念龙女和鱼姑,在都山顶峰上建起了望海娘娘庙,殿堂两栋,从四壁到庙顶均为花岗岩石条所砌,现保存仍较为完好。此庙一直香火旺盛,每年三月二十八日,河北、辽宁及附近的信众便自发地前去拜庙上香、许愿还愿,宗教气氛相当浓厚。
(五)可观的景点
1、都山群峰。都山群峰陡峻、山峦起伏叠嶂,千米以上的有娘娘顶、芹草顶、圆苍顶、白洼顶等多座高峰。站在都山主峰上,环顾四周,极目四野,茫茫苍苍,群山如豆。莽莽燕山就象大海的波澜,澎澎湃湃,真有“一览众山小”和“胸怀天下”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2、影壁山。影壁山因其山峰状如大宅院的影壁墙而闻名。其实是一座孤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座山峰打造得美妙绝伦,堪称都山群峰中的一枝独秀。山峰直立挺拔,上面有陈年古松。从山峰北面观看就象一面洁白的璞玉。每年春季,石缝中的杜鹃花与绿色的古松红绿相衬,景观绚丽,堪称一绝。
3、石上松。石上松因其生长在凸起的巨大岩石上而得名。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而都山的岩石上却生长着多株古松,真是神奇美妙,可称得上“奇石生奇树”。
4、“大勺井”。“大勺井”是都山顶峰唯一的水源,井口只有勺子大小,井体虽小,但水源常年不断,用勺子舀总是舀不干。
5、梅花鹿场。都山饲草资源十分丰富,有多年养鹿的历史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在北沟松林间坐落着占地上万平米、可驯养百头鹿的梅花鹿场,可供游人观赏和戏耍。
二、都山的开发现状
目前,都山旅游开发已批准立项。由县城通往都山脚下的15公里旅游公路正在建设之中,计划2010年暑期前完成。由山脚至山顶的11公里上山路路基已经修建成形,为土石路面,但越野车辆能够直达山顶。半山腰处有丰富的水源,可引水上山解决用水问题。用电可从山脚下的村庄接电,也可通过协商就近从宽城方接电。尽管都山没有得到大规模开发,但近几年每年都有上万人到都旅游观光、拍照写生、登山野营,省市各类报刊对都山的旅游资源均予以不同角度的报道。
三、下步开发设想
都山旅游开发的主题定位为自然生态科普游。同时突出历史传说、神话传说和民间典故,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传说、典故与景点、景观相结合,营造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以适应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与品味。
(一)修建上山路。目前,从东门至山顶11公里上山路均为土石路,坡陡弯急,每到雨季多处塌方,行人车辆十分危险。修建上山路是开发都山的前提条件,都山开发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上山路。计划路基宽7.5米、路面宽6.5米、全长11公里,均为水泥结构。另外,修通宽城招待所至山顶2公里上山路,便于游客从西门上山,打通环游路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