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冼夫人庙堂文化

家乡区县: 广东省高州市

冼夫人庙堂文化源于对冼夫人的崇拜。冼夫人是俚族大首领,历仕梁、陈、隋三朝,有功于国,造福于民,受到群众的尊崇。冼夫人死后,“官置祠祀之。”今高州旧城和城内两间冼庙都是州官所建。民间建立的冼庙有60多间,分布在县东、西、南、北的20多个乡镇,每年祭祀不绝。明清以来,“春秋仲月二十四日及十一月二十四日,本府率属官致祭。”祭品丰厚,仪式固定。 民间祭拜仪式没有官府的繁琐,但隆重而热烈。祭品有三牲,也有奏乐,祭后群众抬着冼夫人神像巡游。夜晚则演出木偶戏、粤剧等娱神娱人。在民间,冼夫人庙堂文化实际上是社区娱乐节。 冼夫人崇拜是英雄崇拜,也是祖宗崇拜,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在古代,朝廷认为这种文化有“维人心扶世教”的作用。今天,对冼夫人的崇拜已升华为一种民间信仰,对群众仍有激发其爱国爱乡、团结奋进情怀的作用。1995年,高州市人民政府已将农历十一月廿四日定为冼夫人诞辰节,举办了首届诞辰节,并开展了对冼夫人的学术研究。中山大学出版了《岭南圣母的文化与信仰——冼夫人与高州》一书。冼夫人庙堂文化是冼夫人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和保护这种文化,对于进一步研究冼夫人、研究民族团结融合和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意义。 2006年,高州冼太庙被选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久又被暨南大学选定为该校的中华文化教育基地,同年底,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将高州的冼太庙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羊意(2014-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