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半夏,是一味著名的道地药材。唐河县申报唐半夏产品正式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地理标志注册保护。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主要治疗湿痰、寒痰、呕吐及胸痹、结胸、梅核气等证。
半夏属植物全世界约有9种,其中P. terfnate Breit.产于朝鲜, P. tripatita Schott产于日本,中国产7种,除P. ternata (Thunb) Breit.外,其余6种均为中国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收载的半夏其原植物仅为半夏Pinellia ternate (Thunb) Breit.一种。半夏在我国自然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区,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安徽、山东等省。南阳作为半夏的主产区,已有悠久历史,主要分布于南阳地区的唐河、邓州、社旗、桐柏、内乡、方城等丘陵、山地的阴湿环境,尤以唐河一带蕴藏量最大,且以高产、质优而久负盛名,商品称“唐半夏”,是一味著名的道地药材。为了确认唐半夏的品种优势,保护优质种质资源,便于进一步开发利用,我们特对唐半夏原植物进行了本草考证和资源调查。
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这里自古就是中医药研究应用的策源地,积淀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和社会传统。医圣的《伤寒杂病论》对半夏的药理作用早就做了详细的阐述,并记载有上几十种半夏中药成方。名医用名药,名药济名医。南阳盆地医家之中药处方常书以“唐半夏”,以强调其重要的药性。唐河作为优质半夏的原产地,有传统的生产历史,有历代医药名家的记述、研究和广泛应用,从而积淀了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质地道中药材经久不衰的发展历史。唐河县委、县政府在调整农业结构上,充分发挥自然与人文的优势,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农村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半夏生产由过去野生变家种发展到有组织、有规划的规模开发。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实施了一系列生产管理技术标准,规范了半夏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效控制了重金属、农药、化肥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实现了无公害生产,进一步提高了市场信誉和占有率。
目前,半夏常见的混用品有水半夏和掌叶半夏,三者功效不同,不能混用。其中,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属《药典》所载正品半夏,又叫旱半夏;水半夏为同科植物鞭檐犁头尖的块茎,又叫土半夏,只有化痰止咳之功,而无降逆止呕之效;掌叶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掌叶半夏的块茎,是中药天南星的主要来源之一,即虎掌南星,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能。1985年国家第三次对南阳中药材资源进行普查时,经医、药、农、林等有关部门专家考察和鉴定,认为唐半夏既属于历代本草记载的正品药材,又符合当今《药典》收载的半夏基原。其块茎加工后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约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园,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2005年6月经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有关专家鉴定后认为,唐河所产半夏个大均匀、色纯白、质地坚实、粉性足,质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