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自己的家乡代言(二十二)

家乡区县: 河源市紫金县

蓝塘镇位于县境西南部,东邻九和,西连凤安、上义,南临惠东县,北毗青溪、义容。镇政府驻地蓝塘圩,东北距县城46公里。
蓝塘原名兰塘,相传因东市场池塘边有一棵兰树而得名。后人将“兰”字读写成“蓝”字相沿至今。明代分属古名都上石、下石社。清代分属古名都凤凰岗约、上石社、龙头约、下石社。民国18年(1929年)起属第一区,民国34年属龙凤镇。建国初属第二区、第六区,1957年12月分属蓝塘、石城乡,1958年10月成立蓝塘公社,1961年4月分设凤安、石城、蓝塘3个公社,1963年3月石城公社并入蓝塘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87年4月改设蓝塘镇。
地势东高西低,东南北三面群山连锦,中西部丘陵与小盆地错落分布。东南部龙渡村亚婆髻为最高峰,海拔923米。秋香江流经境内流向东江,支流有青溪河、业坑河、和龙河、茜坑河、南山河。北回归线从北部半径村边缘经过。主要资源有木、竹、松脂、水果及铁、钨、水晶、叶腊石等矿产。其中叶腊石正在开采外销。
经济以农业为主,是本县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地之一。1988年,有水田3.71万亩,水稻播种面积6.41万亩,总产1.6万吨;小麦7700亩,总产970吨;甘蔗1100亩,总产4100吨;花生7100亩,总产716吨;大豆2100亩,总产145吨;各类水果面积4100亩,总产370吨。蓝塘猪是全国优良猪种之一,1966年在全县率先建立种猪繁育场,80年代起每年有四五万头杂交猪苗及30余万只三黄胡须鸡销往省内外及香港市场。
工业方面,建国前,有榨糖、榨油、制革、酿酒、五金修理等手工作坊。至1988年,有松香、农械、铸造、服装、塑料、食品、竹器加工等国营、集体工业企业21个,“三来一补”针织厂1个,个体工业38户,镇村工业总产值占全县第二位。其中竹器加工遍及全镇。年竹器加工产值500万元以上,成为全省竹制品出口的基地之一;年产竹壳茶720万支,销往全国各地及港澳市场。
交通方面,惠水公路贯穿其中,民国时率先建立运输公司,至1988年,辟有乡道或机耕道100多公里,秋香江境内段可通行竹木排或小木船至东江。
蓝塘圩为县四大圩场之一,建国前已有大小店铺100余间,市场2个。建国后,圩镇规模扩大。至1988年,全镇设有国营、集体商业单位25个,个体商户421户,年集市贸易额1500余万元。圩镇用水实现自来水化。
文化事业发展较早,至1988年,有完中1所,初中2所,小学29所,在校中学生2300余人,小学生8200余人,教职工420余人。设有镇文化站、影剧院、中心卫生院、广播站、电视差转台、体育场等。文化古迹有明代石城遗址。

梧桐子网:http://www.wutongzi.com/uc/35913585.html
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hhy546888655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hhy717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966011481

 

wm23SDSCUJ12(2014-05-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