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名人----刘健康(一)

家乡区县: 苏州市吴江区

今天继续给大家介绍我们吴江的名人。

刘健康,江苏吴江人。1917年生 1938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1947年获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早期从事鱼类学研究工作,对鳝鱼性别逆转现象进行了专门研究。

人物生平
刘建康,1917年9月1日生于江苏省吴江县。父亲为银行职员,母亲毕生操持家务,对他无论是学业成绩还是品德培养都要求甚严。刘建康幼年就读于上海毓贤小学,毕业后入苏州中学初中部,后考入苏州东吴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1934年考入东吴大学理学院生物系。当时生物系老师除荫祺、刘承钊、陆近仁、李惠林等既授课又搞科研,教书育人,使刘建康深受教益。1935年生物系曾在上海举办了一个淡水生物展览会,系里指定刘建康随刘承钊去布置展览。通过这次展览会,刘建康对淡水生物尤其是鱼类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正读大学四年级的刘建康随校迁到浙江湖州,一个月后,又撤退到四川,借读于成都华西协和大学,于1938年毕业。由于学习刻苦认真,他在大学期间一直被评为优等生,获得过国内和美国教会大学校际“BBB”(Tri-beta)荣誉毕业生奖章。

大学毕业后,经刘承钊推荐,于1939年到当时迁至四川北碚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当伍献文的研究生。伍献文是刘建康在鱼类学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方面获益最多的导师,两人共事达40 余年。在伍献文指导下,他所从事的鱼类学研究工作顺利开展。1941 年任该所助理研究员,1945年升任副研究员,其间于1944年考取中英文教基金会第八届留英公费生,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中英科技合作馆馆长李约瑟(Joseph Needham)博士介绍,于1946年1月到加拿大麦基尔(McGill)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先后问学于实验胚胎学家H.霍尔弗雷特(Holtfreter)和N.J.贝锐尔(Berrill)。1947年秋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Ph.D.)学位,博士论文的题目为《筒螅生殖巢的形成与种质细胞的起源》和《种质、魏斯曼、与水螅纲》,与导师贝锐尔联名发表在1948年的美国《形态学杂志》和《生物学季度评论》上。刘建康根据对筒螅的检查和实验所得的结果,指出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在筒螅研究中有观察上的错误,并进一步对其种质连续学说提出了质疑。
刘建康获博士学位后,随即应美国伍兹霍尔实验细胞实验室主任R.钱勃斯(Chambers)之聘,任该实验室副研究员,从事微体操作和组织培养实验。一年后应麻省北安普顿(Northampton)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M.罗士(Rose)之聘,任动物癌症研究基金项目的研究员。钱勃斯和罗士对他的才干极为赏识,都劝其留在美国,罗士学主动提出要他把未婚妻也接到美国来并允诺安排其工作。刘建康表示他的科学研究事业在祖国,谢绝了他们的挽留,遂于1949年2月回国,在上海任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1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刘建康任该所研究员,在该所设在无锡的太湖淡水生物研究室工作;1951年兼任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教授。其间曾编著10万字的《鱼》一书,所得稿酬全部捐献以购买飞机大炮,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1954年秋水生所迁至武汉,刘建康除继续任研究员外,先后担任鱼类学组组长、湖泊水库研究室主任,1979年担任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1983年任所长,1987年起担任名誉所长。1989~1993年任淡水生态和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0年刘建康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任生物学部常委。他还任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197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物科学部第一届、第二届学科评审组成员(1986 年8月~1990年6月),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专题”专家组成员(1984年~),国家科委、水利部、能源部“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长江三峡工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生态与环境专家组专家(1986~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6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老师(1981年~),中国科学院第二届学位委员会委员(1984~1987年)。

刘建康是湖北省科协第二届、第三届主席(1984年1月~1992 年4月),1992年起任第四届名誉主席;1980年~1993年任政协湖北省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93年5月起任政协湖北省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曾提交《关于开发湖北水体生物生产力的战略设想》报告,提出开设湖北“四湖”地区,组建湖北省环境与国土研究中心等建议,均被采纳并得到落实,对湖北省经济建设和科学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刘建康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1986年至今先后任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1988年当选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委员,1992年当选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务委员。
刘建康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当选为党的十三大代表。
他还是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1979年~);中国鱼类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长(1979~1989年)、名誉理事长(1989年~);曾任《水生生物学报》主编(1984~1990年)、《海洋与湖沼》学报副主编(1984年迄今)、英文版《中国海洋湖沼学报》编委(1982年~)、德国《应用鱼类学杂志》(Joum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编委(1985~1992年)、中美《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学报》(Bl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ees)编委(1997年~)、德国《FRESENIUS环境快讯》顾问(1991年~)。
刘建康曾作为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代表团成员出席“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议,作为中国科学院代表团成员赴日本进行学术交流,还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会上报告论文。他还非常重视培养年轻的科技力量,先后招收培养研究生14名,其中博士生11名。1992年,刘建康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收入《国际知识界名人录》(第9版)。

小鹿V(2014-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