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为了��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影响力,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民族文化建设上大做文章。 就云南省而言,早在 1996 年就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 大省的目标。随后,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云南省 又提出了推进民族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战略 思路。2009 年,省委正式作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强省 的重大决策,再次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为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苗 语广播,如何积极参与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并 努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的感召力和影 响力?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苗语广播的发展与效应
所谓的苗语广播,是指使用川黔滇苗语方言进 行播送的广播。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于国际形势 的变化和越南推行反华政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 于“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 务”的指示精神,以适应对外开放和边防斗争的需要, 增强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爱国固边意识,经省委批 准,从 1979年6 月起,文山人民广播电台开始采用 汉、壮、苗、瑶四种语言进行播音,从而拉开了我 省乃至我国苗语广播的序幕(贵州黔西南州广播电 台于 2008 年 8 月才开办苗语广播)。当时,在各级 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苗语广播依靠 100 千瓦的中 波发射机传播节目,由于功率较大,覆盖面广,不 仅广西、贵州、四川等周边省区的苗族群众能收听 到苗语广播节目,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的苗族群众也能收听文山电台的苗语广播节目,从而承担起了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良好国家 形象的对外宣传任务。同时,还在实际工作中培养 了一批苗语广播业务骨干,形成了一些独具民族特 色和地域特点的节目、栏目,不仅受到了省内外及 周边国家苗族群众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上级党委、 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多次受到国家和省的表彰奖励。
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财政困难,投入有限, 广播设备长期处于无专项经费更新和维护的状态, 苗语广播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1995 年, 文山人民广播电台长期使用的 100 千瓦中波发射机, 因严重老化,在更新改造过程中,改用一台 50 千瓦 的电子管中波机,功率比原来缩减了一半。2005 年, 在“西新工程”第二期项目建设中,又改用功率仅 为 10 千瓦的全固态中波发射机,功率再次缩减,只 达到建台初期的十分之一,从而导致苗语广播节目 只能覆盖文山城区及周边的部分乡镇,全州大部分 地区尤其是边境地区的苗族群众均收听不到广播节 目的现象。2010 年,随着国家对民语广播电视建设 投入力度的加大,开始安装一台 10 千瓦调频发射机, 苗语广播的覆盖范围再次扩大,全州大部分地区和 中越边境一线的苗族群众又能收听到文山电台自办 的苗语节目,在有效抵御境外苗语广播对我州边境 地区的空中渗透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从三十多年来苗族群众来信、来访和传真、电 子邮件等反馈意见可知,尽管因种种缘故,覆盖范围时广时窄,但苗语广播的宣传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由于长期收听广播节目,苗族群众的文化生活 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相关知识得到了相应普及,环 境卫生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法律意识得到了明显 增强,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明显增多,[1](P175)为促 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向 小康社会目标迈进奠定了相应的思想基础。
二、境外苗语广播的渗透与挤压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滇东南,马关、麻栗坡、 富宁三个边境县有 17 个乡镇 148 个村民委 2267 个 村小组与越南老街、河江两省的 9 个县接壤,国境 线长 438 公里,境内居住着壮、苗、彝、瑶等少数 民族,既是提升沿边对外开放水平的前沿,又是抵 御外来思想文化渗透的前哨。据 2010 年第六次全国 人口普查,文山州总人口为 351.7 万人,其中,苗 族人口 48.1 万人,占到全州总人口的 13.68%。另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 1999 年,越南的赫蒙族(苗 族)有 56.42 万人。[2](P163)其中,与文山州边三县 接壤的越南老街、河江两省,居住的赫蒙族(苗族) 就达 25.41 万人。如果加上与该国两省相连的莱州、 安沛、宣光等省的赫蒙族(苗族),共有 55.25 万人。 由此可见,仅中越边境文山段跨境而居的苗族(赫 蒙族)人数,就超过了 100 万。
几十年来,境外广播电台或因本国利益的需要, 或因广大受众的需求,纷纷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 力,采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利用苗语广播对我州边 境地区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有增 无减,对我方苗语广播形成了空中挤压的态势。据 多次的收测结果和相关资料表明,目前,对我州边 境地区影响最大的境外苗语广播主要有 :在台湾转 播的美国 Haiv Hmong Radio(苗语电台)、Moj Them Radio(毛特电台)和 Hmong Lao Radio(蒙老电台) 苗语广播,越南之声第 4 台苗语广播,越南莱州省 和山萝省苗语广播,老挝国营广播电台苗语广播, 泰国文化情报省 Sor.sor.Tor. 和清迈省的苗语广播, 菲律宾 FEBC(基督教)和 Radio Veritas Asia 苗语广 播等等。[1](P178)这些以跨境而居的苗族为受众的广 播电台,其信号虽然有强有弱,节目质量有高有低, 但均对我州边境地区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思想文化渗 透,其潜在威胁和影响不容忽视。
其中尤为典型的是,从 2006 年以来,越南政府 出于争取人心、守土固边和树立国家形象的现实需 要,利用美国、日本提供的官方援助发展资金和技 术设备,在其北部边境地区投入 1500 万美元建设了包括广播电视系统在内的文化项目,新建了不同规模的广播电视发射台(站)近 10 座,发射功率均在1 千瓦以上,信号覆盖我方一侧纵深可达 20 至 40 公里,信号场强 80 至 105 分贝,同时对原有 20 多 个台(站)的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3]为此,在文 山州马关、麻栗坡和富宁三个边境县的大部分乡镇, 只要打开收音机,就能收听到越南清晰的苗语广播 节目。
上述境外广播电台的苗语广播,在多角度多形 式报道本国民众生产生活变化、传承和弘扬民族文 化的同时,往往也会成为西方敌对势力、民族分裂 分子以及不明真相或别有用心者利用的工具。他们 或对我国的民族政策进行诬蔑攻击,或对我边境苗 族群众制造各种谣言,或随意渲染炒作苗族村寨发 生的事件,或极力宣扬西方的文化价值观,或恶意 散布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等等,对边境地区的 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其在蛊惑人心、制造混 乱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视。
三、苗语广播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中的作用
为了积极参与和主动融入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文山州提出了全力打造“三七文化、民族文化、 地域文化”三张名片的工作思路,并要求立足丰富 的民族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发展理念,着力推进文 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动力, 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 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 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全州各族人民共有的 精神家园。围绕这一工作思路和具体要求,苗语广 播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 化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呢?
苗语广播既是党的宣传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苗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将党和政府的声音 传播到苗族群众中的重任,也承担着传承和弘扬本 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 工作力度,营造宽松的舆论环境,形成良好的舆论 氛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