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颈镇位于廉江市西北部,距市区30公里,东与石岭镇毗邻,南与雅塘镇相连,西与青平镇交界,北与长山、塘蓬两镇接壤;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山区丘陵兼并地带;地处长青水库下游,由北向南的东西有二条河流贯串全镇。下辖15个村(居)委会,121条自然村,总人口43799人,其中农业人中41470人;区域面积111平方公里,有耕地2.64万亩,山地6.36万亩;自然资源丰富,花岗岩蕴藏量在3亿立方米以上,还蕴藏有大量高品位的瓷土、高岭土等;主要特产有廉江红橙、甜玉米、龙眼、荔枝、红烟、台湾番荔枝等。
解放50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石颈镇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首位。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为龙头,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农、林、牧、副、渔得到了全面发展,同时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饮业迅猛发展。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13370万元,比1963年增长129.3倍。
不断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展商品生产。在确保粮食生产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作物。1998年,全镇粮食产量16538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甜玉米播种面积2390亩,总产达827吨,远销香港、日本、台湾等地区和部分省市区;北运菜播种面积5030亩,总产量6381吨;红烟、优质芋、蕃薯等作物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走向市场。
名优水果迅速发展,1998年全镇水果面积2.41亩,总产4864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22.8倍和1295.3倍;其中红橙、龙眼、荔枝三种水果占水果总面积83.1%。享有“国宴佳果”和“人间仙果”美称的廉江红橙,种植面积3200多亩,总产达1.3万吨,产品运销上海、北京、黑龙江等省市和本省各地。
畜牧业、水产业增长较快。1998年产值达2576万元,是该镇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与1978年相比,耕牛增长8.8倍;生猪出栏量增长3.6倍;水产量产量增长21.5倍。
乡镇企业发展态势良好。1998年,全镇企业总收入5160万元,比1978年37万元,增长138.2倍。外资企业迅速发展,廉江市昌盛化工厂、台联机砖厂、华鲜农产开发公司、湛电花岗岩板材厂、龙湖酒精厂等外资企业纷纷落户该镇。
财税大幅增长,金融稳定。1998年财政收入158万元,比1985年增长3.8倍,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农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年末存款余额5367万元,比1978年增长7.8倍。
文教科技卫生事业全面进步。近年来,该镇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校园实现一无三配套,教学楼房化。目前,该镇有中学2间,小学14间,中心幼儿园1间,1995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现有医院1间,卫生医疗站22个,群众的医疗保健有了保障。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1996年,65.5公里乡村公路建成通车,实现村村通公路。投资300多万元改建扩建市道二级公路9.8公里,将石颈至廉江的距离拉近了2公里。通信设施齐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移动电话信号和自动寻呼信号覆盖全镇。高压供电线路通到每条自然村,全镇家家户户用上电。圩镇规划布局合理,大街小巷全部实现硬底化、美化、绿化、净化。
回顾过去的五十年,石颈人民豪情满怀,展望未来,石颈人民充满信心,阔步跨入新世纪。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