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地名看昆明

家乡区县: 昆明市五华区

昆明有很多地名都带有‚山、江、河、湖、湾‛等字,比如五华山、盘龙江、金汁河、翠湖、潘家湾、莲花池等地名,这些地名表明昆明是一个山水错落的城市,有水的地方一定会有桥,比如双龙桥、桂林桥等地名。带‚湾‛的地名自然也和水有关系,而很多地方水里有螺蛳,‚螺蛳湾‛这个地名便由此而得。
朱惠荣说,昆明有山,三面环山;有水,南临滇池,六河纵横 ,中间一马平川。由于海拔高,纬度低,阳光辐射强,雨量充沛,因此昆明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是一个气候宜人、花卉常开的人类宜居城市。 地名还反映出昆明是一个植物繁多的城市,地名反映出的植物将近有20多种,如梅子巷、芭蕉巷、花椒巷、白果巷等。各种植物生长在昆明的大街小巷,独特的景观形成了街巷名称并流传下来,通过地名反映的植物种类对认识昆明尤为珍贵。有个地名叫‚秃杉箐‛,秃杉是世界稀有的珍贵树种,是国家一类保护植物。目前这类植物在我省只有腾冲一些山区或许才能找得到。 很多昆明人看到‚鱼课司街‛这个地名的时候不知其意,其实‚鱼课司‛是南诏时期收鱼税的衙门。 通过地名读昆明 太和街、宝善街、福照街这些地名反映出昆明人民祈望世界和谐、安宁的良好意愿。 尚义街、崇德巷、太平巷、德馨巷、报国街等地名组成一首‚地名励志诗‛,兴仁(街)尚义(街),吉祥(街)如意(巷),报国(街)延龄(街),德馨(巷)财盛(巷)。这些地名为昆明精神‚春融万物,和谐发展,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昆明是祖国边疆民族聚居的城市,明朝初年昆明涌入大量京师移民,今天人们看到的带有‚卫、所、营、屯‛等字的地名都是当时京师移民和驻兵的聚居区,如广南卫、团山前所、中所、后所,张官营、前卫屯等。满洲巷(今华兴巷)曾经是满族聚集的地方。‚阿拉乡‛这个地名经过朱惠荣的考证,‚阿拉‛是一个彝族摔跤英雄的名字,后来那个地方的人民为了纪念阿拉把那个地方称为阿拉乡。‚五里多‛这个地名本为斡尔多,‚斡尔多‛是蒙语,意思是驻扎的营地,当时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还有‚沙朗‛这个地名,意为‚多沙的坝子‛,是白族聚居区。在今天昆明的普通市民看到‚篆塘‛这个地名,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不会去考究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篆塘其实是‚转塘‛,是行驶在水上的船调头的地方,水上码头。 全民行动发掘保护老地名 朱惠荣说,现在很多媒体和公交车站出现‚岷山‛这个地名,这是错误的,应该是‚眠山‛才对,眠潜山,意思是睡姿一样卧着的山。 他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尽量不要乱改地名,因为老地名延续了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要保持地名的稳定性并宣传标准地名。 保护老地名,并不是无病呻吟,也非发乡土幽情。昆明融合了人文历史的痕迹,有一些古建筑虽然已不在了,但是老地名仍在唤醒人们去珍视记忆。
在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中,怎样保护地名遗产呢?朱惠荣提出,要保持地名的稳定性,严肃地名的使用,优化地名的质量。

左梦雅(2015-05-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