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枣庄

家乡区县: 枣庄市薛城区

枣庄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不仅是枣庄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枣庄的柳琴戏、鲁班传说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务院先后公布为国家级名录,女娲神话等19项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名录,奚仲造车传说等122项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名录,另外还有235项县级名录。目前枣庄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9人,市级非遗传承人55人。在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枣庄市将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洛房泥玩具
最早流行于光绪年间,早期泥玩具制品较为单调,工艺粗糙,没有模型,全靠手工捏制。泥玩具的创始人张有力清末迁居薛城区常庄镇前洛房村,当时,张有力为了养家糊口,走街串巷叫卖洛房泥玩具,由于泥玩具造型生动可爱,深受大众欢迎,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带动了村里许多家庭从事生产。参展,枣庄争奇斗艳、熠熠生辉的非遗项目,将会在本届非博会上大放异彩。

嗯呐。(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