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咽喉——青年洞

家乡区县: 安阳林州市

20世纪60年代,在共和国处于最困难的时期,林州人们硬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在悬崖峭壁之上修建成全长1500余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孕育了自立根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青年洞更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其地位不言而喻。
红旗渠青年洞是红旗渠旅游的核心景点,也是红旗渠总干渠的核心工程之一。红旗渠青年洞总长616米,高5米,宽602米,处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 之说的牛岭山村下方,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它是红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的地段,也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该工程动工与1960年2月,当年10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被迫停工。早日将漳水引入林县,林州人民提出“宁愿苦战,不愿苦熬”,每人每天只有六两粮食,为了填饱肚子,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因此得了浮肿病,但是任然坚持战斗在工地,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终日挖山不止。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终于1961年7月15日将洞凿通。并且由郭沫若先生亲笔题词“青年洞”。江总书记于1996年6月1日视察红旗渠时也曾亲笔题词“发扬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让你情操得到陶冶,斗志得到鼓舞,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领略到毛主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多少父辈乃至祖辈为了早日修通红旗渠在此挥洒汗水,今天你到青年洞景区游玩,依然可以看到凌空除险表演,凌空除险是当年修渠民工为了在悬崖峭壁上开山放炮,去除险石而独创的一种高空作业法;铁姑娘打钎表演,当你走在景区渠墙之上,就会听到叮叮当当的打钎声,这就是以红旗渠铁姑娘的故事为原型所创作的铁姑娘打钎表演。景点内有凌空栈道,位于百丈绝壁上,沿着当年修渠民工的落足处,架有一条悬空栈道,人行其上无不战战兢兢,瞥眼脚下深渊,虽头皮发紧,但足下生风,群山叠翠,却有着平生无以获得的览胜感受。歩云桥,位于两山之间,举歩惊鸿。天地悠悠,山风浩荡。人行其上,一如平步青云之间,心中顿生万千之感。一线天,全长50余米,只能一人单身独行,遇到体壮身肥的人还需侧身吸肚才能通过,抬头仰望,一条竟有一尺来宽的白线当顶;回首看,外部成为线条世界。手扶崖壁,步步登高,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缝中凉风吹过,又觉浑身打颤;山缝中阴森森,暗沉沉,十分可怕。红旗渠一线天造型奇特,可谓天下一绝。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刚游览此景时说:“林州‘一线天’,比较峨嵋、黄山的‘一线天’更具妙趣,可作为国际景点开放。“
红旗渠作为林州旅游的一块瑰宝,那么青年洞就是上面最闪亮的一颗明珠。

YY(2014-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