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杀后惊现自然异象的皇帝

家乡区县: 东莞市

所谓自然异象,也就是说花草树木、气候变化等出现不合乎常理的一种奇怪景象。而在1600多年前的十六国时期的大魏国皇帝冉闵被杀后就出现了奇怪的自然异象,这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中也是非常罕见的。

冉闵(?-352年),也称染闵,汉族人,字永曾,小字棘奴,滑州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为十六国时期的大魏国皇帝,公元350—公元352年在位,共统治大魏2年。其一生的主要成就是建立冉魏政权,灭后赵,赶胡族出中原,为汉人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后世称其为民族英雄。

说到这里,那么冉闵究竟是怎样坐上龙椅,成为一代皇帝的呢?其事中曲折,来龙去脉,且听笔者娓娓道来:

冉闵未做皇帝之前,一直追随后赵武帝石虎,对他更是忠心不二,深得石虎的宠爱,先后封将封侯。

后来在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冉闵在昌黎之战中大获全胜,一战成名。次年,冉闵在攻打东晋之战中打败梁犊,自此威望更高。

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后赵武帝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仅在位三十三天就被其九弟石遵废黜,随后自立为帝。称帝后的石遵,见冉闵势力逐渐强大,威望越来越高,心中惧怕,于是决心要收回他的兵权。

究竟怎样收回冉闵的兵权呢,石遵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好办法,算了,还是干脆把你冉闵杀了吧,一了白了。

不久,石遵召见兄弟石鉴等进宫,在郑太后面前商讨诛杀冉闵一事。后来石鉴出宫后,居然派太监杨环驰马向冉闵通风报信,冉闵得知消息后,令人将石遵杀死。

石遵死后,石虎第三子石鉴即位,任命冉闵为大将军、封武德王。可是石鉴却背地里三番四次令人去杀冉闵。后来冉闵得知后,心想:我对后赵一向忠心耿耿,亦无谋反之心,你们居然对我这般薄情,休怪我无情。于是冉闵于永和六年(公元350年)举兵攻打石鉴,最终大败后赵军队,冉闵废黜石鉴并杀了他,又杀害石虎孙三十八人,把石氏家族全部消灭。

杀死石鉴后,司徒申钟、司空郎阗等人拥立冉闵为帝,冉闵却执意让给后赵大司马李农,而李农却以死来坚决请求冉闵为帝。冉闵看推辞不掉了,于是在河南南郊僭登帝位,大赦天下囚犯,改年号为永兴,国号大魏,恢复冉姓,史称冉魏。随后冉闵又发兵将后赵襄国残余政权首领石祗和刘显一一铲除,后赵灭亡。

冉闵做了皇帝后,勤于国事,并颁布一系列优抚百姓的政策,积极扩充军队、大力储备财力,决心把所有外族政权逐一消灭,完成中原大统一。

好景不长,就在冉闵称帝的第二年,也就是永兴二年(公元352年)四月,大魏国在军备和财力尚不充足的情况下,遭到了前燕皇帝慕容儁(也称慕容俊)率大军进犯,连续攻下幽、蓟二州,侵占土地陆续已达到冀州。

国难当头,迫在眉睫,眼见形势对己不利,冉闵毅然地穿上盔甲,手持长矛,骑上战马,亲自率军迎战,最终由于寡不敌众,突围失败,被慕容儁的弟弟慕容恪擒获。

永兴二年(公元352年)五月初三日,慕容儁命人把冉闵押送到龙城(今辽宁朝阳),并在遏陉山将其斩杀,大魏政权至此彻底地烟消云散了。

冉闵被杀后,惊现了奇怪的自然异象:遏陉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虫大起,自五月起天旱不雨,直至十二月。慕容儁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闵,谥号为武悼天王,当天降大雪。据《晋书》记载:“俊(慕容儁)送闵既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五月不雨,至于十二月。俊遣使者祀之,谥曰武悼天王,其日大雪。”

乱世造就了一代天子英雄冉闵,虽有一腔抱负和雄心壮志,却没能完成中原的统一就被送上了断头台,不禁令人唏嘘和感叹!

落寞哥(2015-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