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
地形
廉江市地域幅员宽阔 ,东西相距79.5公里,南北相距60.2公里。海岸线长108公里,土地总面积2867平方公里。地形南宽北窄,东西两面若曲尺之外向,颇似“凸”字形。地势北高南低,从丘陵到台地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延伸到海。北部山峦起伏,若高远之画境,双峰嶂顶海拔382米,为廉江市(也是湛江市)的最高点。九洲江从北东向西南斜贯市境流入北部湾,沿河两岸及其下游三角洲有较大的冲积平原分布,南部宽阔平坦。全市地形大致分为三类:北及北西部为丘陵区,东南部及中部属缓坡低丘陵地带,南及西南濒海地带。
北部高丘 ,属云开大山余脉,峰峦叠翠,平均海拔250米以上,局部地区坡度陡峻,一般在15度至30度之间。它们主要分布在长山、塘蓬、和寮三个镇内,约占总面积的15%。座落在塘蓬镇内的双峰嶂海拔382米,为全市最高峰,也是雷州半岛的最高峰。它与相邻的仙人嶂、鸡笠嶂、彭岸嶂、青嶂、山祖嶂及三角岭、罗伞岭等数个海拔300米以上的嶂岭并排,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对冬季冷空气南侵和夏秋两季台风的袭击起到较好削弱作用。特别是在阻挡早春寒露风,保护农业生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部低丘 ,约占总面积的65%,大部分在海拔50—250米之间,无明显山顶,呈扁平起伏形,坡度界于5度至15度之间。它们主要分布在雅塘、河唇、吉水、龙湾、石城、新民、良垌、石颈、高桥等镇内。这里水源丰富,河流汇集,适宜大面积种植山林果树和发展城镇工业。
南部和西南部濒海地带 。属浅海沉积平原及九洲江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幅员辽阔,一望无际,为平均海拔55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约占总面积的20%。主要分布在横山、青平、河堤、车板、营仔、新华、平坦等镇,是廉江市主要的粮、油、糖、菜产区。
气候
廉江地处南亚热带和北热带的过渡带,属南亚热带、北热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雨热同季,降水分布不均匀,干湿季明显,冬季寒潮入侵偶有严寒,夏秋期间,台风、暴雨频繁。
气候特征
廉江属于南亚热带、北热带气候,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值较高,年平均气温22.3℃~23.9℃之间,≥10℃的年积温达8180小时以上,热量资源丰富。
亚湿润季风气候明显。风向随季节而变化,季风特征明显。冬半年以偏北风为主,夏半年则以偏(东)南风为主。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干湿季明显。除西部沿海地区因地形等因素制约而少雨外,多数地区年降雨量在1500~1700毫米之间,雨量充沛。
日 照
廉江日照充足,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1714小时,但年际间变化较大。在一年中,一般是7月的日照时数最多,3月最少。
气 温
廉江年平均温度分布大体上是:北低南高,河唇——武陵水库——长青水库一线以南气温稍低,以北偏高;最低是石角镇,最高是良垌镇和安铺镇,南北差异0.6摄氏度。廉江境内多年平均气温23.3℃,≥10℃的年积温为8184℃;极端最高气温38摄氏度(出现在2005年7月),极端最低气温-2.2摄氏度(出现在1955年1月)。最冷月份是1月,月平均最低温一般在长山、塘蓬一带;最热月份是6、7、8月,月平均最高温一般在良垌一带。
降 雨
廉江境内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724毫米。年降雨量最多的是1985年,达到2539.7毫米,最少的是1977年,仅有929.7毫米。降雨量季节和地理分布不均匀,4月至9月份是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3%;1月、2月、11月、12月为干旱季节,4个月降雨量只有全年的8%。降雨量地理分布大体分为三类:一类地区为相对多雨区,包括长山、塘蓬、廉城、良垌一带;三类地区是常旱区,包括青平、高桥、车板和营仔西部地区;其余地区是二类地区,表现为缺水地区。
蒸发量
廉江境内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526 毫米。
河流
廉江市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水源丰富。全市有大小河流342条,集雨面积2867平方公里,其中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
九洲江:民国20年,钟喜焯编的《重修石城县志》称廉江或南廉江。发源于广西陆川县大化顶,向西南流入石角,经河唇、吉水、合江汇合武陵河,又经龙湾到合河仔汇合沙铲河,再经排里、安铺流入北部湾。廉江境内长85公里(全长162公里),流域面积2137平方公里(总流域3113平方公里),集雨面积1392平方公里,是市内最大河流。沙铲河发源于广西博白县高滩,南流入长山的凌垌,经茅坡、平城、飘竹、沙铲,到横山合河村入九洲江(发源地至长青水库称长山河)。境内全长55公里,集雨面积735平方公里,是九洲江最大的一级支流。
塘蓬河:发源于广西博白洋狗坡,流入塘蓬的彭岸,经矮车、老屋、瑞坡、蒙村,至石颈乌石村入沙铲河。境内全长37公里,集雨面积222平方公里,属九洲江二级支流。武陵河发源于和寮马牯岭,经西埇、六凤、武陵、上坝,至合江流入九洲江。全长31公里,集雨面积203平方公里,属九洲江一级支流。陀村河发源于塘蓬安和,经虎桥、塘雷、那丁、陀村,至雅塘三代塘入沙铲河。全长33公里,集雨面积114平方公里,属九洲江二级支流。廉江河古称罗江,发源于石城镇流沙埇,经那良、五里、廉城,至新民平塘入九洲江。全长31公里,集雨面积176平方公里,属九洲江一级支流。良田河又名南桥河,发源于化州新安上白藤,由北向南入境,经良垌的上阁垌、南桥等地,至新华湍流村出湛江港,全长37公里,集雨面积181平方公里。良垌河发源于化州新安文利,由北向南流经良垌的平田、西朗、东桥等地,至三合出海。全长33公里,集雨面积110平方公里。高桥河又名江益河。发源于广西博白径口村,由北向南至高桥红坎村流入英罗港。境内全长12公里,集雨面积210平方公里。名教河又名青平河。发源于青平马凤林村,由北向南流经车板,至营仔方墩入大墩港。全长23公里,集雨面积147平方公里。
http://blog.sina.com.cn/hqhuangqiong
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lianjiang.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