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
浈江区区境土地资源,按资源利用方式主要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三大类。截至2004年6月,浈江区有土地总面积13009公顷,其中农用地约占9782公顷,建设用地约占2341公顷,未利用地约占886公顷;北江区有土地总面积6030公顷,其中农用地约占4450公顷,建设用地占1144公顷,未利用地约占435公顷。
2004年7月增加犁市、花坪镇后,全区共有土地总面积34691公顷,其中农用地约占27126公顷,建设用地约占4935公顷,未利用地约占2630公顷。
水资源
浈江区水资源得益于所处的低纬度、毗邻海洋等地理环境,以及承受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孟加拉湾水汽的输入,气候温度湿润,降水丰沛,地表水资源充裕。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537.7毫米,折合降水总量309.2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978毫米,过境水量27.20亿立方米。境内浈江、武江被纳入水资源划分的四级资源分区,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6.51亿立方米,长期外来客水量为占总降水量的8.56%,其中外省年均注入区境客水量约9.31亿立方米,省内其他市注入区境客水量约2.9亿立方米。按水资源配置,境内人均拥有水资源量约683立方米,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约66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76立方米,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可达776立方米,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179升/日,农村居民人均用水量148升/日,水资源居广东省前列。
矿产资源
区境矿产种类包括:燃料矿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矿产、稀土等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区境的黄岗、十里亭、腊石坝、良村、莲花山、花坪、犁市、新韶、乐园等地及周边地区,矿产开采以煤炭、砖瓦黏土、建材水泥灰岩、冶金辅助原料矿产熔剂石灰岩、耐火黏土等为主。煤矿开采主要分布在区境的犁市、腊石坝、田螺冲和花坪镇,十里亭、良村等地亦有少量,花坪曲仁和田螺冲等地曾是广东省主要产煤基地之一;冶金辅助原料矿产主要以熔剂石灰岩、耐火黏土开采为主;熔剂石灰岩分布较多,储量大,品质优良,为区内开采利用的主要矿产之一;耐火黏土,已探明储量大约700万吨,是区境耐火材料加工、生产的主要利用矿产资源之一;建筑材料矿产主要包括水泥灰岩、砖瓦黏土等,水泥灰岩为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材料,区境多集中在十里亭、新韶等地;黏土主要分布在郊区广大丘陵地带,资源储量丰富,新中国成立前曾有陶瓷、砖瓦业开采,新中国成立后开采面积扩大,20世纪80年代后城区建设加快,砖瓦黏土开采利用较多。
森林资源
一、林地概况
区境森林位于韶关市区东、南和北面,是韶关城区绿色屏障,一年四季受季风影响,光能和湿度资源较好,水分适中,土壤主要由红色岩和一般岩风化发育成的红黄壤,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山林地被草本植物多为芒萁、野古草、石芒、茅草,地被灌木多为岗松、桃金娘。区山地多为中低小丘陵岭地,东高西低,南北走向的山为稔菇山、莲花山、望城岭、黄岗坪、帽峰山等,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花拉寨山、柯树山等。山地海拔高度为50~518.8米,最高山峰为帽岭。
二、树种分布
1993年前,区境森林主要以针叶马尾松为主,各村委会均有马尾松分布,阔叶混交极少。1994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时,区境有马尾林面积5740公顷,其中浈江区3719公顷,北江区204公顷,分别占区林地总面积的80%和81%。1994年,区境人工种植甜竹笋及其他阔叶树种,马尾松林比例逐渐减少。1995年始,区境进行新农村建设时,村庄周围普植阔叶树种。2004年,全区有马尾松林面积4608公顷,比1993年增长减少19.74百分点;阔叶树及其他树种面积1482公顷,比1993年增长2.65倍。
三、森林蓄积
1984年10月,韶关市移交给浈江区土地总面积12391.7公顷,林业用地面积5840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978.8公顷,疏林地918.8公顷,无林地1942.公顷,森林资源活立木蓄积量有60831立方米;移交给北江区土地总面积5743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629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435.4公顷,疏林地411.3公顷,无林地782.3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3114公顷,森林资源活立木蓄积量为64300立方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