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铺镇
安铺镇位于广东省廉江市的西南部,地处雷州半岛九洲江下游,西临北部湾,是廉江市工业、商业和文化重镇,也是广东省四大古镇之一
城镇简介
城镇由来
1997年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并批准撤销河堤镇建制,将其行政区域划入安铺镇管辖。总面积81.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下辖18村委会和13个居委会,自然村187条。总人口11.52万,其中农业人口7.57万人,非农业人口3.9万人。 安铺镇
地理位置
安铺镇位于广东省廉江市的西南部,地处雷州半岛九洲江下游,西临北部湾,是廉江市工业。商业和文化重镇,也是广东省四大古镇之一。 安铺镇地图
安铺镇位于廉江市西南部,东经110°01′,经纬21°28′,距离廉江市区34 安铺镇
公里、东连横山镇,南连遂溪县沙古镇、界炮镇,西濒北部湾,北连营仔镇。地处九洲江入海口,绝大部分属冲积平原,土地平旷肥沃。
基本数据
全镇总面积85.5平方公里,耕地5.2万亩,海岸线长3.5千米,林地1.1万亩。九洲江自东向西横贯全境,境内还有龙潭河、黄盘河、龙桥河等河流,有2宗小二型水库,2座中型水闸,水源充足。年均气温为23℃,年均降雨量1538毫米。安铺成镇于明朝,属于广东四大古镇之一,湛江最古老的城 安铺镇
镇之一,是廉江市工业、商业和文化重镇。每年“元宵”及“端午”等节日都会举行“游花街”“排龙船”等活动,介时镇内人山人海,好不热闹,为安铺一大特色。
2历史沿革
历史悠久
安铺镇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初建时称暗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改名为安铺,隶属石城县。民国23年(1934年)成立镇公社,195
安铺镇
0年属第四区,1956年属安铺区,1957年改为镇,1958年10月属胜利公社,1961年属安铺公社,1968年成立廉江县安铺镇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为安铺镇,1997年5月撤消原河堤镇建制,划并安铺镇管辖。根据文献记载,早在清朝嘉庆期间,安铺镇就是一个繁华的集贸中心。曾与中山小榄镇、顺德容奇镇、东莞石龙镇并称为广东四大古镇。
两镇合并
1997年5月安铺、河堤两镇合并为安铺镇,现下辖18个村委会, 安铺镇
分别是夏插、水流、鹤塘、洪坡、牛皮塘、田头仔、珠盘海、老马、三墩、急水、茂桂路、欧家、龙潭、博教、茅坡、新建、合河、久渔等村委会,14个社区居委会,分别是城北、长安、东大、中大、南大、西大、瑞南、城南、新区、安糖、城西、南兴、东山、港头等社区居委会。有自然村187条,27800户,2006年底总人口121146人,其中城镇人口42530人、农村人口78616人,劳动力37950人。
3镇村环境
基础设施
镇区面积10.5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有23条,长28公里。交通方便,距离湛江机场50公里,渝湛高速公路在安铺有出入口,国道325线距镇区5公里,镇内有长途客运班车直达广州、深圳、珠海等地,镇至村委会公路基本实现硬底化。通讯便捷,全镇有程控电话12800门,移动地话11600户,安装宽带网1020户,光纤电视7596户,可收看到35套有线电视节目。有自来水厂2间,日供水能力2万吨。有11万伏变电站1所,3.5万伏变电站2所,有水力发电站2座,年发电量200万度。
经济状况
安铺镇
2006年全镇生产总值(GDP)8.91亿元,农业总产值3.27亿元,工业总产值11.32亿元,财税收入204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9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51元。镇区有集贸、工业品、菜市等市场6个,个体户2000户,日均销售总额50万元,农贸市场日均交易额36万元。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甘蔗、花生、北运菜等,是廉江市水稻、北运菜主要生产基地。2006年粮食总产量27245吨。禽畜养殖主要有鸡、鸭、猪、牛等。全镇有交通运输车辆160辆,年运输总收入1000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45亿元。 五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镇人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把贫穷落后、百业凋零的安铺,变成了一个蒸蒸日上、繁荣富强的新安铺。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安铺镇社会和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8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27327万元,比利时978年增长了7.8倍. 工业生产突飞猛进。该镇的工业门类较多,有食品加工、汽车 制造、生物制品、陶瓷、化工、纺织、电子、家电、造纸等20多种,1998年全镇压完成工业产值63258万元,分别1949年和1978年增长987倍和10.5倍。乡镇企业,特别是非公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造纸、食品制造、出口加工、机械制造、塑料制品及社会服务等六大龙头行业,全镇非公企业3000多家,年生产能力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1998年被评为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镇。商业、服务业繁荣。1998年,全镇商业。饮食业产值29666万元,比1978年增加3.6倍;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8248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152万元,集贸市场和专业市场面积比改革开放前扩大3倍以上。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1998年全镇农业产值25071万元,分别比1时9年和1978年增长99倍和11倍。粮食总产24691吨,亩产346公斤,双超历史记录;畜牧业产值狈12万元,比 1978年增长15倍;渔业产值5149万元,比1978年增长28倍。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五十年来,城区面积由解放前的1.5平方公里,发展到12平方公里。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建设配套合理,建有街道91条,总长28.6公里,硬底化率达98%;电话装机容量1万门,市话用户7168户,移动电话。寻呼业务不断扩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