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大佛寺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占地约23000平方米,坐东朝西,现仅存中轴线上的大佛殿、藏经阁、土塔等建筑。大佛殿面阔九间(48.3米),进深七间(24.5米),高20.2米,二层,重檐歇山顶。殿内有彩绘泥塑31具,为西夏遗物。其中卧佛长34.5米,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室内卧佛像。卧佛后有十大弟子群像,旁有优婆夷、优婆塞及十八罗汉等塑像。藏经阁面阔21.3米,进深10.5米,单檐歇山顶。土塔原名弥陀千佛塔,为砖土混筑密宗覆钵式塔,主塔高33.37米。
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槃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1]
大佛寺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
风景介绍
张掖大佛寺位于张掖市西南隅,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涅槃像而得名,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 博物馆
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史载西夏国师嵬眻在此掘出一翠瓦覆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阁、土塔三处。大佛殿殿高33米,面阔9间,规模宏大。殿门两侧各镶以六平方米的砖雕一块,左为“登极乐天”、“西方圣境”,右为“入三摩地”、“袛园演法”。殿内有木胎泥塑佛像,金装彩绘,形态逼真,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两侧廊房塑十八罗汉,殿内四壁为《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六千多卷佛经,经文保存完好,以金银粉书写的经文最为珍贵。寺后有一33.37米高的土塔,为张掖五行塔之一,其一、二层台座四隅各建一小塔,风格独特,为国内罕见。
张掖大佛寺被评审为4A级景区
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 张掖大佛寺
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据记载:笃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
到大佛寺居住。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
© 2014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生于大佛寺。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4A级景区。今天已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出、旅游、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大佛寺的历史文物。
1966年在卧佛腹内发现石碑、铜佛、铜镜、铜壶、佛经等,还有一块铅牌,记载了明 珍藏经卷
成化年间在河西发生的一次地震,是供了河西地震史的新资料。1977年在大佛寺附属建筑金塔殿下出土的五枚波斯银币,则是古代中外贸外贸易往来的见证。此外,该寺碑有明宣宗《敕赐宝觉寺碑记》、明通政使穆来辅《重修宏仁寺碑记》等。寺中藏有《大藏经》等众多佛经。
名人故事
据记载: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朝拜,在此设道场,大作斋会。又 大佛寺的名人
传说蒙古别吉太后住在大佛寺,生下大元帝国的开国君主——元始祖忽必烈。别吉太后死后,灵柩也停殡在大佛寺。这些传闻,不见经传,是真是假,至今是谜。
南宋投降元朝的一位皇帝在此出家,不当皇帝了,转身却成了一代名僧。[在殿后的藏经阁里,还藏有唐宋以来的佛经6800余卷,其中一部明英宗敕赐的《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经》,为全国仅存的几部经书中最完整的一部。
元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张掖,被大佛寺的塑像精美宏伟建筑和张掖的繁华所叹引,曾留居一年之久。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
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 问者永问问白世永问不明。
这是大佛寺山门的副楹联。大佛寺蕴涵有哪些秘密,令人疑问白世而不得其解呢?也许值得询问的问题太多了,不说别的,光涉及大佛寺的传说就扑朔迷离,不能不让人疑问。
现状
今天,我们社会各界祈望已久的大佛寺禅院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的重大工作 大佛寺的今天
将正式起步,张掖大佛寺禅院将成为记载全区现代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必将使我们甘州在更高、更广的领域开发旅游文化产业,从根本上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在全国乃至海外的知名度,吸引各方有志之士,凝聚人气、财气,达到乃至超过历史上万国博览、丝路明珠的辉煌境界。这项隆重、重大的工程,是区上四套班子的重大决择,也是全区人民的共同心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希望新成立的张掖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管理委员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大佛寺禅院的恢复建设作为推动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项目,以打造“西域佛都”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按照建设高标准、服务高效能、管理高水平、发展高质量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宗教与旅游的关系,积极发挥好职能作用,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不辜负四大班子和全区人民的厚望。希望管委会全体成员以德为先,忠于职守,克服困难,严守章程,开拓创新,不辱使命。在此,我们也衷心希望社会各界有志之士,本着振兴甘州、再铸辉煌的美好愿望,热忱地投入到这项千秋工程的行列,有德尽其德,有智尽其智,有财尽其财,有力尽其力,为把大佛寺景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特色旅游景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把甘州建设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丝路明珠而共同努力奋斗!
挂牌仪式
2006年5月30号,张掖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管理委员会挂牌仪式在张掖大佛寺举行,在挂牌仪式上,中共甘州区委副书记郑月萍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张掖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管理委员会挂牌仪式,标志着张掖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工作正式启动运行。这是区委、区政府本着“历史文化遗产为今天服务,宗教文化资源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区旅游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和喜事,对于盘活旅游资源,凝聚人气,增强活力,做精、做大、做强大佛寺品牌,再现“千年古刹、西域圣境”历史风貌,加快全区旅游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此,我谨代表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向管委会的正式挂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百忙之中前来参加今天挂牌仪式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大佛寺禅院建设,以及为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积极捐赠善款、献计出力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甘州自古半城芦苇半城塔,令八方贤达、有志之士所青睐。闻名于世的张掖大佛寺创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全国仅存的四家皇家寺院之一,寺院建设规模宏大,风格独特,馆藏文物众多,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我区最富特色、最具潜力的旅游资源和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胜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佛寺的开发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以大佛寺开发建设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景区建设步伐,使大佛寺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日益增强,规模档次明显提升,成为全区唯一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全区旅游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去年以来,经过市区两级多方争取协调,省宗教局批准大佛寺禅院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这为甘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机遇。
相临景点
东大山自然保护区 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 山丹军马场 马蹄寺 镇远楼 木塔寺 张掖大佛寺 东山寺和西武当 牍侯堡 山丹新河驿 甘泉公园 道巷庙 山西会馆 西来寺 肃南康隆寺猎场 唐钟 屋兰古城 民勤会馆 黑河流域自然保护区 张掖市森林公园 诸葛楼 许三湾城及墓群 文殊山石窟 红崖山水库 圣容寺 二郎庙 龙首山自然保护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