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至7000年,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曾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就在这里的发掘物中研究发现,9000年前贾湖人已经掌握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酒方法。这一消息震惊了海内外。美国《国家科学院刊》、美国《国家地理》及国内主流媒体都做了大量报道。
据国外媒体报道,帕特里克·麦克戈温表示,在得知青铜瓶里存在液体的一刹那,他“感到简直无法相信”。但是,帕特里克·麦克戈温教授等还是重点对贾湖遗址的这些陶器进行了一系列的化学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分析、液相色谱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等,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沉淀物含有酒类挥发后的酒石酸。另外,残留物的化学成分与现代稻米、米酒、萄萄酒、蜂蜡、葡萄丹宁酸以及一些古代和现代草药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相同。残留物还包含有山楂的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全部酒呈现出稻米的化学特性,在年代最长的酒(贾湖遗址陶片)里还发现含有蜂蜜。对这些分析结果的直接解释是陶器盛放过以稻米、蜂蜜和水果为原料混和发酵而成的饮料。他们认为因为掺有蜂蜜,这些最古老的发酵饮料,味道肯定“甘甜可口”;贾湖遗址经过碳14断代测定年代在公元前7000至5500之间,这些实验说明了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贾湖人就开始饮用含有酒精的发酵饮料。
张居中教授表示:“此前在伊朗发现的大约公元前5400年的酒,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酒。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这次贾湖古酒的发现,改写了这一纪录,比国外发现的最早的酒至少也要早1千多年。成为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的与酒有关的实物资料。”
考古学家们通过4年来的多方研究,通过对炭化稻米和对陶器皿中遗留下来的残渣进行分析鉴定,确定了残渣中包含的化学成分,应源自大米、米酒、葡萄酒、葡萄鞣酸以及草药的混合物,另外还可能含有山楂成分。研究小组得出的结论认为:这些(分析)数据最直截了当的解释是,贾湖遗址的器皿中装有一种经处理过的饮品,由大米、蜂蜜、水果酿成。按照现代酒的分类,当时的含酒精的饮料应属于“米酒”类。9000年前留存下来的实物证明,贾湖当时已经掌握了酒的制造方法。
贾湖古酒的研究发现,震惊了全世界,它不但将中国造酒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近4000年,而且改写了世界目前酒文化的历史。
美国《国家地理》并在2005年7月19日报道了该酒厂复制成功中国贾湖古酒的消息,在国际和我国国内再一次引起了关注。
目前,舞阳县也加快了保护贾湖古酒文化的步伐,贾湖文化保护开发办公室已经与美国特拉华州“角鲨头”酿酒厂已经多次沟通协调,并已初步达成相互合作意向,贾湖古酒文化的商业化和经济化开始显现,并可能成为河南舞阳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