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丕显(1916年3月20日-1995年8月23日),汉族。生于福建省上杭县南阳区官连坑(现福建省上杭县南阳镇官余村)一个农民家庭,曾用名陈家煜,化名阿丕。著有回忆录《赣南三年游击战争》《苏中解放区十年》等。
1916年3月,陈丕显同志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南阳区官连坑(现福建省上杭县 南阳镇官余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在少年时期,就受进步思想影响,追求革命真理,于1929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 中国共产党党员,开始了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60余年的革命生涯。
1929年起,陈丕显同志在 福建省从事共青团的创建工作,先后担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儿童局 书记,共青团中央儿童局书记,共青团闽赣地区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中央苏区分局委员。
1935年初,陈丕显同志任共青团赣南省委书记。在主力红军出发 长征后,他跟随项英、陈毅等同志和 中央苏区领导机关一起突出敌人的重重封锁和包围,进入 赣粤边游击区。在失去同党中央的联系并被敌人封锁的极端困难条件下,艰苦卓绝地进行了三年游击战争,粉碎了敌人的多次“清剿”,为保存革命力量,坚持南方的游击战作出了贡献。
成就荣誉 陈丕显同志永垂不朽!
陈丕显,1916年3月生,福建上杭人。曾用名陈家煜,化名阿丕。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参加革命工作,中等文化程度。
1929年起在福建上杭县从事共青团的创建工作,历任本乡共青团支部干事,乡儿童大队长,上杭县政府宣传队队长,区、县儿童局书记,团县委巡视员,福建省少先队训练部部长,福建省儿童局书记,共青团中央儿童局书记,闽赣省革命委员会青年部部长。
1934年起任共青团闽赣地区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中央苏区分局委员、少共赣南省委书记。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为东南局)青年部部长、青委书记。
1940年9月起任苏北区党委副书记、苏中区党委副书记、苏中区党委书记兼新四军苏中军区政治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委员、分局组织部副部长,华中分局驻苏中区代表,新四军华中南线后勤司令部政治委员,中共华中工委书记,华中指挥部、苏北兵团、苏北军区政治委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