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美食 兜汤

家乡区县: 福建省上杭县

牛兜 上杭美食"兜汤,客家话的本意是端在手上的肉汤。兜汤,是客家人再普通不过的点心小吃。

      兜汤主要有“猪兜”和“牛兜”两种。猪兜的做法,先取上等猪瘦肉,采用横切法,切成指头大小,拌入食盐、味精、酱油、香油,用手抓匀后下芡粉搓匀,直到将芡粉深深芡入猪肉纤维内为止。煮“猪兜”用滚水(以干香菇或干鱿鱼、墨鱼一类熬制的锅底,味道鲜美),将搓好芡粉的肉放入翻滚的水里,至水再开为止。牛兜的制作工艺与猪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可以一煮再煮,直到煮烂为止。

      上杭的老街市里,或摊或挑,总少不了兜汤。在古代,清早吃一碗兜汤,加上一个馒头就可以应付半天,冬日来一碗兜汤可以暖身子,晚间要一碗兜汤,权当夜点充饥。“牛兜”一定要趁烫吃,才能充分享受其汤鲜肉滑。

      客家人居住在贫瘠山区,生活清苦,不能顿顿鱼肉,于是生意人煮了肉汤,用火炉煨着,挑着走街串市叫卖。重体力劳作之余,就热吃上一两碗,真是大慰饥肠。因条件所限,只能或站或蹲端着吃,这种饮食方式也就传音曲意地成了“兜汤”一词,并发展为一种风味。虽然这种美食源于街头,吃相也不雅,爱脸面的客家人未将它列入大雅之堂的食谱,但它依旧以其美味和平实,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爱的偏偏就是因为它“很草根”。

陈青(2014-10-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