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的演变

家乡区县: 广东省高州市

高州,广东省茂名市代管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粤西南部,东近南海,南踞鉴江平原,西连广西,北靠云开大山,扼粤桂六县市要冲,东连阳春市、电白区,南接茂南区、北邻信宜市,西南与化州市、西北与广西北流市接壤。

高州市原称茂名县、高州县,是由高州府(路)治(元代起)茂名县演变而来,是古代高州府后段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前段中心是阳西县,且名称前后有所变动)。茂名市成立后,剩下大部与信宜县遂改为原来的州府名,是为高州县(早期与信宜合并,后分);1993年撤县设立县级市,是为高州市。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源地,“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木偶)之乡”(高州木偶戏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盛产岭南三大名水果——香蕉、龙眼、荔枝,被誉为“全国水果第一县”。

隋朝设茂名县,唐设潘州,宋朝并潘州入高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潘州及南巴,潘水2县入茂名县。当时的茂名县地域宽阔,南部东到麻岗镇东,西至梅菉。南频南海。后逐缩减地域。

明朝成化三年(1467)电白县从旧城迁治神电卫(今电城)时,把县治旧城的附郭及怀德等六乡划归茂名县,茂名县则把下博乡即原南巴县地(霞洞、林头、大衙、麻岗等今电白西面)划给了电白县。

1958年5月12日,(在茂南地区)成立茂名市政筹备处。23日改为茂名工矿区城市筹备处。8月26日成立茂名工矿区市。9~10月,将茂名县南部的原公馆乡和袂花乡、鳌头乡的部分地域(今金塘、公馆、新坡、高山、镇盛、鳌头、袂花等7个镇,茂南城郊经济开发试验区和河东、河西、红旗、新华、露天矿、官渡、站前等7个街道办事处)划给茂名工矿区市(1959年5月9日更名为茂名市);将原小良乡(今茂名市茂港区小良镇)划入电白县;将原石鼓乡的南盛(今化州市南盛街道局部,下同)、鳌头乡的兰石和龙首乡划入化州县;1961年化州、吴川分县后,兰石、龙首等划给吴川县,南盛划给化州县。

1958年11月茂名(茂中、茂北地区)、信宜两县合并为茂信县(未发印信),后正式定名为高州县。县治高州镇。1961年4月1日起分为高州、信宜两县。原信宜县除古丁、马贵、深镇三个公社划归高州外,全部划归信宜县;原属茂名县的其余地区和古丁、马贵、深镇为高州县。故在此之前,上文所讨论的高州历史沿革均当不含此三镇。1987年,根据群众的要求和上级批准,将高州县分界公社的山阁、烧酒、霞池、黄杰、禄村、合益、金塘岭、福居等八个大队划归茂名市,成立山阁公社,现为山阁镇。

此后至今,高州县(后改市)辖域未作变更。

 

 

 

何春玲(2014-10-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