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为地级市,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之一。其东北接潮州市饶平县,北连潮州市潮安县,西界普宁市、揭阳市的揭东县,西南邻揭阳市的惠来县。东南濒临南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处韩江、榕江、练江入海口。汕头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人口484.64万人,海外华侨300多万,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
全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汕头。汕头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地处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称,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总人口49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面积443平方公里,人口137万人。现辖金平、龙湖、澄海、濠江、潮阳、潮南6个区和南澳县。 汕头自然条件优越。位于北回归线与南海交汇处,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1.3°C,日照时间2000—3000小时,降雨量1672.25mm,湿度82%,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全市海岸线289公里,天然良港众多。汕头不仅是粤东的中心城市,
汕头
也是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也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汕头是著名的侨乡,与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乡亲有335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属200多万人。与海外交往的独特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1981年,汕头设立经济特区,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汕头市区古为潮汕滨海冲积地。南宋末年,因战乱,闽南的十几万人从莆田移民现潮州府各地。在唐朝后期,北宋期间,南宋末期,元朝后期,明朝中后期,都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迁移到此,移民原因是莆田人口过多和逃避因外军入侵导致的战乱,南宋末年那一次规模最大。元代光华埠一带已有较大渔村,称厦岭。明初设蓬州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置澄海县时随属澄海。因是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设栅捕鱼,称沙汕头。清康熙年间建沙汕头炮台。雍正年间简称汕头。1860年(咸丰十年)对外开市。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就关注过汕头,说汕头是中国当时除已开放的五口通商之外“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见《马恩选集》第二卷第38页第4行)。 1919年冬设汕头市政局。 1921年7月成立市政厅,与澄海分治。 1930年准予设市,隶属广东省政府。 解放后,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头市人民政府。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市区龙湖片区试办经济特区。 1983年12月22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汕头地区,原地区所属8县1市并入汕头市。 198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52.6平方公里,分龙湖和广澳两片区。 1991年4月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面积234平方公里,并确定于是年11月正式实施;同年11月,汕头地区行政区域调整,潮州、汕头、揭阳分设地级市。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潮阳、澄海撤市建区,原市区5个区调整合并为3个区,其中河浦、达濠两个区合并为濠江区;升平、金园两区合并为金平区;龙湖区保留,将原属澄海市的外砂镇、新溪镇划归龙湖区;澄海市撤市设区;潮阳市撤市分设潮阳、潮南两个区。调整后,市区面积从原来的310平方公里扩大到195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从原来的120万增加到487.5万。南澳县建制和区划不变。 从2011年5月1日起,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使汕头在经济发展中在注入新动力。
潮汕民间习俗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遗植,是汉文化与百越民俗文化及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别具特色、自成体系。有农历正月初七吃“七样羹”,冬至吃“冬节丸”等饮食习俗;有请青娘母做“四句”等婚娶习俗;有“吃丁酒”、“出花园”等生育习俗;有时年八节祭拜等岁时民俗;有“搬涂戏”、“赛花灯”等游艺民俗;有好事送礼成双、歉事送礼奇数等交际礼俗。
汕头市,别名“鮀城”,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厦漳泉三角区、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位于东经116°14′至117°19′,北纬23°02′至23°38′之间,韩江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饶平,北邻潮州潮安,西邻揭阳、普宁,西南接揭阳惠来,东南濒临南海。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
我的能力秀首页 http://wm23.cn/ly71486217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