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平度城及其周围地区成为沦陷区,自
1938
年初,成立伪平度县
公署,至
1945
年
9
月结束。
民国平度县政府,
自
1937
年底始,
先后驻祝沟、
丈岭和台头,
至
1945
年春结束。
1940
年
9
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大泽山区,成立了平度县抗日民
主政府。
1941
年
9
月,抗日民主政权分平度县为平北(习惯上仍称平度)
、平西、平南三
县。
1945
年,由平南县析臵平东县。同年,将属于昌邑县的‚三泊‛地带划归平南
县,属于莱西南县的河里套区划归平东县。解放战争期间,为平北(平度)
、平
西、平南、平东四县。
1949
年
10
月
1
日建国时,平度县人民政府驻平度城,平西县人民政府驻张舍,
后迁城子、昌里,平南县人民政府驻蓼兰,平东县人民政府驻南村,后迁古岘。
1952
年
6
月,平南县改为蓼兰县。
1953
年
9
月,平西、蓼兰合并,称蓼兰县,县人民政府驻蓼兰;平度、平东合
并,称平度县,县人民政府驻平度城。
1956
年
6
月,平度、蓼兰合并,称平度县,县人民委员会驻平度城。
1957
年
3
月,周戈庄区及万家、兰底、崔家集区的部分村庄分别划归高密、胶
县、昌邑。
1983
年
10
月,平度县划归青岛市。
1989
年
7
月,平度撤县设市。
‚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
,说的就是位于平度的六曲山古墓群,这些古墓都
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与战争的洗礼留下来的,它们是平度历史的见证者。
‚康
王坟,康王坟,离离落落到京门‛
,这些古谣,诉说着平度昔日的辉煌。
平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有着灿烂的古老文明。在可证的五、六千年
的历史中,先人留给平度人民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1988
年
1
月
13
日,国务院
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度的天柱山摩崖石刻是当时青岛市辖区内
唯一的‚国字号‛;
2001
年
6
月
25
日,平度的即墨故城及六曲山墓群又被公布
为全国第五批国保单位,其时,青岛市有
4
处,平度占二分之一;今年全国首个
‚文化遗产日‛(
6
月
10
日),又公布了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市
的‚东岳石文化遗产‛榜上有名,至此,我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处,青岛市共
9
处,平度占三分之一。除此之外,域内尚有省、青岛市、平度三
级文物保护单位
32
处,在青岛市
12
区市中独领风骚。
平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平度是青岛市地方戏柳腔的发源地,
是土
生土长的家乡戏,
1900
年(左右)由王启培、王华民等人以戏剧形式第一次在
古岘管村戏楼搬上舞台;流行于山东的莲花落(山东落子),其‚东口‛
(分三
口,另有‚南口‛、‚北口‛)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飞咣咣‛季宝奎就是蓼兰
邱西村人,至今,
‚季宝奎说书——交待得明白‛一语仍为胶东人熟知;在流行
于胶东地区的民间舞蹈中,同和的‚张村扛阁‛、大田的‚跑灯‛、田庄的‚烛
竹马‛
都独具特色,
均为平度所仅有;
平度民歌曾在全国、
全省产生过较大影响,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挖掘整理的《傅二姐赶庙》、《钉盖垫》、《
黒
妮做媳
妇》、
《四季小调》、
《过时的皇历怎能用》等平度民歌,多次在省会演中获奖,
灌制唱片、出版发表,其中《黑妮做媳妇》、《过时的皇历怎能用》一度在全国
流行;宗家庄木版年画在全国民间年画中排位第四,其‚线板‛的雕刻技艺之高
超为诸种年画之最;其他如草编、剪纸、石雕等手工技艺,以及大泽山区的‚山
神会‛等民俗活动,都有其鲜活的艺术生命和鲜明的平度特色。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付晓娟的qq 109487216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付晓娟的新浪微博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付晓娟的腾讯微博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付晓娟的微信号 1091487216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付晓娟的博客
@ http://www.wutongzi.com/
@http://weibo.com/wutongzicom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