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头镇在明朝以前,称为“泰安”。到清朝时期,这里四周举目皆是樟树林,相传当时有一位官员出巡路过此地,因感疲累,于是觅得林中一块石头,稍做歇息,随即闻到幽幽清香,顿觉心旷神怡,便问随从这种树木的名称,随员查证禀告为樟树,而大人坐的树头为樟木头。巡官乃一时与之所至,将“泰安”易名“樟木头”镇,沿用迄今。 樟木头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面积66.6平方公里,毗邻港澳,地处深圳、惠州、东莞三市的中心地带,广深铁路、京九铁路、东深公路、莞惠公路在此交汇,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交通非常便利,前往广州、深圳、惠州、澳门、香港方便快捷,形成发达的海陆空交通体系。
樟木头镇是省政府确定的中心城镇,成为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带头镇区。樟木头镇实施“工业立镇、房产富镇、科教兴镇、法治安镇、文明建镇”的发展战略,已形成了以房地产、外向型工业、商贸服务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布局。
2002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8.5亿元,出口总额2.5亿美元。1996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全国拥军优属先进单位”。
樟木头镇工业发展快,房地产发达,商贸业兴旺。交通方便,山清水秀,民风淳朴,配套完善的优美环境,不但吸引了500多家外资企业在此投资设厂,生产电子、五金、机械、化工、玩具、鞋类等20多个工业产品,还吸引了大批香港人在此置业安家。全镇已建成高层楼宇240栋,房地产面积750万平方米,在香港推出花园楼盘80多个,已销售商品房4万多套,成为全国房地产楼盘最多、外销最好的镇区。约10多万港人在此安居,带动了商贸服务业
和物流业的发展,闹市繁华旺盛,樟木头镇因而又有“小香港”之称。90年代以后政府积极吸引香港等地的外来投资,城镇发展日新月异,商业蓬勃发展,故赢得“小香港”美誉。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镇政府决定融资150多亿人民币,在三至五年内建设十二项重点工程,使城市功能更加齐全,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樟木头农业主要是为中心城镇服务的城郊型农业,以蔬菜、水果、畜牧等行业为主,实行“公司 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快发展“三高”农业,向多元化、商品化方向转变,以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樟木头镇林业发达,亚热带林木和水果林木郁郁葱葱,山水佳景美不胜收,是一座适宜创业安家的生态绿城。
近年来,樟木头充分利用“港商会”和“台商会”的桥梁作用,积极吸引外资,精心打造“小香港”城市品牌。同时以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及工业作为全镇三大支柱产业,鼓励外商重点投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