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洪阳八景

家乡区县: 广东省普宁市

培风塔(俗称乌犁塔)位于洪阳镇东北二公里的乌犁乡。
前清洪阳方景琰咏诗曰:
耸立涂冈上,巍然众岭冠。
江村增秀色,城郭壮奇观。
宝柱天衢出,云梯月窟安。
幸逢贤卓鲁,衣带藉屏翰。
钱湖——位于洪阳城外东北方向。汇铁山北麓和洪山南坡之水,河水流经培风塔山口后,迂回汇入榕江。有一桥名“芋头桥”据说潮汐时能看到培风塔的倒影映在桥下。(我从来都没看到过)
前清秀才方文粹有诗咏曰:
青郊通利涉,野艇出垂杨。
烟重移孤棹,风轻树短樯。
时乘潮上下,惊起鹭迥翔。
得鱼沽酒去,疏网晒斜阳。
华严寺——古城北面约5公里处洪山顶,(俗名洪山寺)始建于宋朝,历代有毁有修。现建筑多为改革后重建。
前清举人方士昌咏诗曰:
凌霄古刹踞峰巅,草树浓遮泻甘泉。
暮雨横飞青嶂隐,长虹乍断白云连。
幽宫邃谷疑无路,碧涧红崖别有天。
兴剧更寻纱帽石,归来明月满前川。
百里桥——东门大街约1000米处,前清县令安定枚离任,百姓依依惜别。过新安水门,到溪边桥头,与百姓惜别,称“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以桥为界,此桥百里也”,百里相送,遂有“百里桥”的由来,非桥长百里也。“百里桥”体现了百姓对好官、清官的敬仰、爱戴和政治清明的希冀!后来,人们把该溪流亦称为“百里溪流”。送安知县离任后,百姓念其功德,在其衙前功尽弃街东侧建一生祠,命名为“安公祠”,并立石像,以作纪念。
孔庙——位于洪阳城区西侧,背依小丘,前临内城河,坐北朝南。规模庞大。(多年用作校舍,损毁严重。)
七律《洪阳八景》推介一下故乡 - 倔犟野驴 - 倔犟野驴
灵泉石井——位于洪阳东北约10公里雨堂村。清·乾隆七年(1742)春旱,知县萧麟趾循例前往雨堂村求雨,或许天公作美,知县祷雨之后,当天中午就下起大雨来。欣喜之余,萧麟趾就把古井命名为“灵汇泉”,并广为宣扬,又立石勒碑,亲题“灵汇泉”1942年古井旁重建雨堂亭,亭柱联一副,贤士黄绪虞撰、(前连平县长)方瑞麟书,联曰:
雨泽沛洪阳,留下灵泉胜迹;
堂阴屏铁岭,尚有宝塔奇峰。
宝镜——宝镜院,地处普宁故城洪阳城外东10公里处。山清水秀。宋末部份姓氏开始迁入,清康熙时建村,因村中有一小山丘形似镜,故名宝镜院。村中大多从事花木种植与经营,沿途园林连绵,景色怡人。
七律《洪阳八景》推介一下故乡 - 倔犟野驴 - 倔犟野驴
七律《洪阳八景》推介一下故乡 - 倔犟野驴 - 倔犟野驴
文昌——文昌阁位于普邑东北角,1850年10月禁毒先驱林则徐在赴任云南途中,停驻东司分局(即文昌阁)养病至1850年11月22日病故,终年66岁。
崇文书院——位于东门外新安村 ,崇文书院为清·同治十三年,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倡建书院、兴办乡学时所建。书院建成后,洪阳学子入院就学,名优辈出。
德安里——前清两广水师提督方耀官邸,占地约4万平方米,分老,中新三寨,建筑格局有“百鸟朝凰”“驷马拖车”洋房别墅,水榭楼台,官厅戏台。值得一提,后花园古木参天。(大时代背景的影响,面目全非)
昆冈松韵——在普邑故城洪阳镇东侧昆安村。清·乾隆八年(1743),知县萧麟趾同意生员方文灿等的请求,主持创建书院,以兴重文之风。
书院门楼一间,榜曰:“昆冈书院”,中座叫“蕴玉堂”,三间式,中为讲厅,为生员听讲及会课之所,备列规条与课程,旁一为掌教书房,一为其卧室;后堂高阁一所,八角二层楼。楼上供唐代大文豪、潮人甚为推崇的韩愈韩文公像,并贮藏经史子集诗文等书;阁后还有一轩,名为“琢玉轩”,为师生讲学场所。此外,自阁及堂环列厢房27间,为诸生员学舍。偏西为厨房、厕室,共计正、从房屋34间。又韩祠后有一石,曰:“龙宫井”,旁又有一石曰“连珠台”,为萧麟趾题刻,并拓阳山钓台韩愈所书的“鸢飞鱼跃”四个大字及“退之”二小字,勒石嵌于祠壁。
昆冈书院为清普邑三大书院(其二为三都书院、上社书院)之一,历二百余年仍保存完好。该地怪石磷峋、古松掩映。《普宁县志》有“古松浓荫,石室珠连,书院在其上,游目烟景,足助文心,当清风徐来,松涛与书声相答,令人神移”之记载,号称“昆冈松韵”,为普宁古“八景”之一。且有明知县朱统爱女朱玉仙的墓地——“天潢小裔墓”,有保存完好的碑文《香云记》和石刻“何山”字。 (此景物不复存在)
龙庆庵——城东东畔街,该庵于明万历年间(1368—1644),由厚屿乡第13祖、生平仁善的李有实,梦见龙盘柱而捐资创建。其子李荣禄秀才活到127岁,足证仁德有报。“文革”中被占为工厂。自1983年,该庵原比丘尼释又素(1918—1996)庵归还出家人管理,终于在1985年实现愿望。1986年重建了门楼和大雄宝殿。庵坐北向南,单进大雄宝殿,东侧尼舍,斋堂等,总建筑面积126平方米,另有28平方米尚被人占用。大雄宝殿内主奉释迦牟尼佛、迦叶尊者、阿难尊者,龛东侧供观世音菩萨、西侧供地藏王菩萨。现存有一幅清光绪戊寅年(1878),达摩祖师墨水画。

杨国鑫(2014-10-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